-
231 符贤德:心灵 [2013/2/19 16:16:06 ] 223.199.213.* 祝福符家所有宗亲幸福快乐。 联系方式 E-mail: QQ:948057703 -
232 符宋锋:寻源 [2013/2/13 23:58:22 ] 1.83.6.* 我是福建省寿宁县斜滩镇钱塘村的,我们那整个村庄1000多户都姓符,有哪个宗亲知道我们祖先从哪迁过去的? 联系方式 E-mail: QQ:84587265
管理员回复:从地理位置看,从浙江龙泉迁徙的可能性大些,是否如此,还要您提供进一步的详细资料,我们的信箱fushiwenhua@163.com
(回复时间:2013/2/20 18:46:39) -
233 符恒:湖北仙桃符氏 [2013/2/3 14:10:20 ] 111.180.47.* 我们仙桃符氏后代的人有1万人左右,怎么没有湖北或仙桃的符氏的显示 联系方式 E-mail: QQ:928918581
管理员回复:符恒宗亲您好,看到您的留言我们由衷地高兴!事实上,如您发现这个网站一样,我们亦是第一次看到注明湖北的符氏宗亲光顾我们网站,我们从06年起做符氏文化研究工作,一直企盼能联系到湖北符氏宗亲,但都未能如愿。其实,在族谱资料中明确记载,湖北早在北宋时期就已有符氏定居(彦卿-昭信-世珍〈居麻城〉),但我们尝试各种努力,亦未能联系到湖北符氏宗亲后裔,望能通过与您的合作,力争将湖北符氏宗亲渊源梳理清楚,并能与世界各地符氏宗亲联结在一起。 我们的公共邮箱:fushiwenhua@163.com,期待您的回复,为盼,并祝您及家人新年大吉 万事如意
(回复时间:2013/2/3 17:23:13) -
234 符卫国:寻根,到底我们的祖先是谁 [2013/1/3 17:04:35 ] 222.245.9.* 我是四川宣汉县清溪镇人,我们镇有一个专门的“符家祠堂路”可见我们这符姓还是很多的,但是我们都不知道我们的祖先到底是哪里迁过来的。都说在四川历史上有3次人口大迁移,作为符姓人,稀里糊涂生活了几十年,真的是悲哀,我是“美”字辈人,在我之前有分别“纯”、“必”、“代”字辈,之后有“长”字辈,要是我孙子问我什么辈分的话,我就不清楚了,烦请宗亲能发些关于我们这一支的符姓资料给我,有机会明年的符氏恳亲会我一定 联系方式 E-mail: QQ:271435626 -
235 符华林:符氏家族 [2012/12/22 17:03:49 ] 180.149.133.* 我是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的,叫符华林。我知道广西海南有姓符的,”湖广填川“我不知道我是不是以前的广西移民过来的。 联系方式 E-mail: QQ:981511257 -
236 符宗保:家 [2012/12/14 13:39:12 ] 121.9.199.* 太激动了!想不到还有这么多人是符姓的。我是广东茂名的。 联系方式 E-mail: QQ:1272885289 -
237 符常涛:雷州市南渡东村 [2012/12/14 11:25:37 ] 116.25.23.* 雷州市南渡东村1000多号符姓好象都被遗忘了。还有白沙镇也很多呀. 联系方式 E-mail: QQ: -
238 符天华:乡村大世界:符氏血脉,千里寻根 [2012/12/9 10:43:14 ] 180.118.45.* http://sannong.cntv.cn/program/xiangcundashijie/20121116/105660.shtml 联系方式 E-mail: QQ: -
239 符洪刚:关于贵州符氏文化 [2012/12/5 18:08:15 ] 221.232.20.* 贵州沿河、印江县棣属贵州铜仁地区,沿河、印江县与重庆接壤,六景溪乃沿河县印江县接壤处,居住符氏8000人左右,70%人属沿河县管辖区域,因交通等原因,与外界符氏联系少,随着改革开放和西部开发,该区域已与外界逐步互通。我们愿与其它区域宗亲符氏沟通、交流,QQ792310709,期盼符氏宗亲兄弟们欢迎来信. 联系方式 E-mail: QQ:792310709 -
240 符伟:泸溪符姓由来 [2012/11/21 22:41:04 ] 222.242.8.*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洗溪镇洞头寨符姓人家是否与汉族符姓源自同一先祖;我们是否源自苗族先人后裔 联系方式 E-mail: QQ:
管理员回复:湖南符(姓) 该族系鲁公之后,先世有公孙雅者,仕秦为符玺令,因以官为氏。后伟明公,讳融,以文学著名东汉,九传济南公,由建昌徙丰城。十七传希贾,又由丰城迁福建汀州。二十五传庆,生彦文、彦武。彦武仍居汀州。彦文,字成章,元季授万户侯,由福建汀州协镇长沙,卒葬宁乡枫梓庙,生四子:公辅裔析居宁乡、益阳;公弼裔迁平江、湘阴;公旬裔迁衡阳;公嵚迁衡山;四传复迁攸县。四房通谱创修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光绪三年(1877)续修。派语:文行全正纪,德业振维宗,又方安以训。太和翔景运,郅治益昭明,敬典崇先泽,修名耀国荣,延长光令绪,卓茂显奇英,积厚垂辉美,隆规万代亨。 宁乡符氏 始彦文公,字成章,元季授万户候,由闽宦湘,协镇长沙。长子公辅之次子忠宪,行二,析沩宁。清雍正间创修通谱,咸丰七年(1857)宁乡三房续修。 益阳符氏 始祖彦文公,三传至忠烈(公辅长子)徙资阳,五传思诚、思得、思明、思三。思诚居修山,生必道、必进、必华三房。思明(盟)居侧上冲,子必远徙居郭公庙,分泰、伦、铭三房。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诚、得、明、三四房合修族谱,雍正十三年(1735)合修全省通谱,之后各房各自为谱,1948年诚房九修。道光七年(1827)明房纂有族谱。道光八年(1828)、光绪元年(1875)得、三两房合纂族谱。派语同通谱。 醴陵攸坞符氏 始迁祖万春公,明成化十五年(1479)自攸县此。族人分布于贺家桥、明月山。至1948年,全族人口500人。 衡山符氏 始祖彦文公,生四子,第四子公嵚开基衡山。公嵚生忠信,忠信生孝则,孝则生思达、思通。思达徙攸县,思通居衡山旧业。思通生必义,必义生应心、应德、应楚、应岳,心、德迁江西广信府弋阳县,应岳居衡岳前山,应楚居留笔塘。明正统十三年(1448)创修族谱,弘治九年(1496)、隆庆元年(1567)、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雍正十三年(1735)、嘉庆六年(1801)、道光二十二年(1842)、光绪三年(1877)、光绪三十四年(1908)、1949年续修。2006年班公房十一修族谱。2008年玉润公房、玉琛公房、王金公房十一修房谱。班行用通派。 桃源漆河符氏 先世明天启五年(1625)由江西迁桃源县北漆河之黑岩嘴。至1948年,全族人口约200余人,分布于漳江、沙坪、灵岩等地。宗祠在黑岩嘴。族谱创修于1914年。 沅陵马路巷符氏 汉代融二十九世孙宗杰迁辰州沅陵县马路巷。其孙辛八移居深溪七甲,辛八曾孙三;文忠公六甲祖,文善为七甲祖,文启为四甲祖。 麻阳符氏 始祖麟公,唐时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乌鸦州吉街巷人。其裔孙宗杰为宋太原总兵,奉旨来辰州征洗南蛮,曾镇守辰州,后为避金人之乱而避迁北京真定府老鸭乡。宗杰之子发盛、发明、发真、发龙四兄弟于明永乐二年(1404)自老鸭乡迁湘,暂居常德府。后发盛移徙麻阳;发胆后迁云南;发真移居澧州,三子后移乾州;发龙迁沅陵。发盛始迁居麻阳岩峦洞,再迁白泥田黄家冲,后移居谭家寨。迁常德公议字派:宗发贵应德,文廷百万金,国正士之洪,世代永兴隆。迁居麻阳后自“发”字又重新议定20字:发贵文忠志,景正祖朝再,启上先士,世代永兴隆。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修谱众议字派:长振光前德,其超学远传,肇基荣昌达,继绪显名扬。增补字派:敬承昭穆序,慎修自逢原,祯宝国家福,钟毓桂兰芳。 龙山苗族符氏 始祖启胜公,明成化九年(1473)自江西南昌迁广西桂林全州,后转迁湖南凤凰,娶苗女依入苗籍。隆庆五年(1571)复迁龙山桂塘马鹿塘、老寨沟居住。族人分布于蔡家湾、小溪、黄泥田、符家寨、老寨沟等地。 《湖南氏族迁徙源流》 湖南图书馆编 岳麓书社 出版 PP169-171
(回复时间:2012/11/25 18: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