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氏宗亲网 (简体|繁体)
网站首页 | 寻根联谊 | 海外符氏 | 浙江符氏 | 海南符氏 | 湘川渝符 | 琅琊符氏 | 河南符氏 | 江西符氏 | 江苏符氏 | 陕西符氏 | 山西符氏
广东符氏 | 广西符氏 | 东北三省 | 港台符氏 | 云贵符氏 | 安徽符氏 | 宗彦贤达 | 家乘谱牒 | 研究争鸣 | QQ文化空间 | 留言板(限百字) |
符氏大事年表 | 符氏世系表 | 符氏的由来 | 符氏堂号 | 符氏辈份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符氏 >> 内容

广东省雷州市的符氏祖祠

时间:2016/3/15 11:52:00 点击:

  核心提示:祖祠所在的和家村,又名仁德里,离雷州城十五公里,村庄坐北朝南,即坐壬向丙兼子午。双龙入脉,九曲潮水到堂,二水朝拱、青龙东蟠,白虎西踞,青龙白虎对峙,后山堆翠,前池浪起,山环水抱,是荣获雷州第一龙美称的村庄...

雷州市是祖国陆地最南缘,北与遂溪县,南与徐闻县毗邻,东盟南海,西频北部湾。祖国的207国道从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起直通徐文县海安码头。纵贯全境,全程3617公里。雷州市东西宽67公里,南北长83公里,总面积3532平方公里。雷州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土地肥沃,气候宜人,东西洋万顷良田,一眼望不到边稻谷,农产富饶,海产丰富、林茂草盛、六畜兴旺,名符其实的南国鱼米之乡。

祖祠所在的和家村,又名仁德里,离雷州城十五公里,村庄坐北朝南,即坐壬向丙兼子午。双龙入脉,九曲潮水到堂,二水朝拱、青龙东蟠,白虎西踞,青龙白虎对峙,后山堆翠,前池浪起,山环水抱,是荣获雷州第一龙美称的村庄,的确是美,的确是一块大鹏奋飞的风水宝地。左边青龙山脉,有清朝同治十二年建的“诰封亭”“龙璋宠锡”三代二品封典“三匾是岭南才子陈乔森的墨迹。此亭是纪念同治帝对符镇江的曾祖恩永、祖父维纪、父亲作霖三代的嘉封。亭的二付门联是广西按察使、右江道谢启照、柳州知府张桐熙、思府及恩知府陈晋鲤等人撰写的。”“天眷频邀使祖砚你书皆登紫綍,云礽攸赖羡桐孙梓递守青箱。”“广孝推恩三膺诰命、顕亲报国百世馨香”。诰封亭是雷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右边白虎山脉前建有文峯塔,文人尉起,文筆生辉。

祖祠开基祖

符斌公,字如由、婆梁氏。自明朝成化(公元1466年)卜居和家村,现有伍佰多年的历史。但准确时间不详,乃本村族谱失传之故,据村老人传说是毁于福公祠松快公之手。因为母亲怀他只七个月生他,冬至节入谱的注语“骨血虽真,来历不明”。现代医学解说,有七个月出生孩子,但是极少数。松快公长大之后,看到族谱上的注语,一气之下,把族谱烧掉。后来由岁月沧桑,时代变迁,社会动乱,有关资料:如神牌、墓碑被毁,查无所考,无法重修。现今有四位伯祖族谱显示,符斌公的资料,准备重修。

重建祖祠

和家村符氏祖祠,由于岁月沧桑,兵贼动乱的浩劫,毁掉了四角的碉堡炮楼,拆除了四面环走马路,破坏了祠堂风,水,多年风雨侵蚀,祠堂破烂不堪,青苔布满,漏见青天。雷州符氏各宗祠都已重建、修建,唯我祖祠遗旧。和家是符姓大村庄,子孙瓜瓞绵绵,人才振振,理应在修好祖祠。村中父老非常关注祖祠的重修,今年村干部四公祠的父老等倡议发起成立了筹建小组,按原来基址重建,建筑面积坐地面积500多平方米,预算总工程款壹佰陆拾万元,按每男丁收400元集资,四公祠有男丁2800人,合共有壹佰多万元,余下的部分款为乐捐。三月份开始动工,筹建小组成员克服一切困难,大家合力重建一座雄伟而美观的祠堂,行将落成。

符斌六公后裔

符斌公,婆梁氏。生二男,长男嗣传,次男尚举。尚举二公带一侄子去海南暂住,后带部分子孙返回雷州府,居遂溪县莫家村,分居坡头桥等村。嗣传公是和家村二世祖,子孙螽斯衍庆,克绳祖武,四公祠现有男丁2800人,人口5000多人。分居其他村没有列入,是雷州符氏最大的村庄。

和家村钟灵毓秀,历代、近代名人辈出无穷,有文官、武将,文人雅士,他们都是才高八斗。村庄发达鼎盛的时期在明朝中期到清朝末期,村中豪宅耸立,富甲一方。文化发达,文举人二名,武举人一名,贡生十一名,庠生五十八名,是雷州符氏人才辈出的村庄。

和家近现代三杰

符梦松(18831929),字丕显,号叔子。他十七岁中庠生,后进县立学堂濬元书院读书,是梁成久、劳佐文的得意门生。民国初期,他被政府派遣日本法政学校读书。在日本留学期间与孙科等人交情密切。在民国四年,回家乡任海康知事、县长职务。后来辞去县长,往广州追随孙科,任职国民党省党部,省参议员,任总统府顾问,民国十八年,他乘船往上海同孙科研究工作,途中遇难,终年四十六岁。据说是被何荦所暗害,当时省政府主席陈济棠,警察局长何荦。

符瑛(18831951)又名建勋。民国三年(1914)符瑛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就读,是徐世昌的学生。1919年毕业,同年北洋政府太和殿高等文官考试,被录取,派往外交部工作期间,曾派往法国使馆工作不就,后来又派往缅甸任大使也不去。1927年国民政府迁都南京,他弃官从教返回家乡。1930年他任海康中学(海一中前身)第三任校长。他励精图治,学校不断扩大,设备齐全,学生不断增加,为祖国培养一批人才与革命党人。从此起学校才有档案记录。1934年他离任往广州陈济棠创办襄勤大学任国文讲师。1936年应本县县长赵廉的聘请回海康任县教育局长。1951年病逝,终年70岁。

符培鑫,1947年生。自小聪明,勤奋好学。1966年海一中高中毕业,回乡任大队文书,后任教调风中学。1982年考进湛江地委党校,同时调入海康县委党校工作,1983年继而考入广东省党校,毕业后回党校工作。1987年调往茂名市委党校任副校长、副教授。他学识渊博、学富五车、博古通今、才名远播。教学之余,笔耕不辍,涉猎散文游记、诗词、对联、政论、评论,出版了很多作品,如与人一起主编《茂名现代化战略研究》《论苑耕耘录》等著作《漫游集》《云游天地》等和家文化楼联“龙蟠虎踞三山藏风擁翠仁山厚重蕃隽彦,鹏举鹰扬二水带碧流芳智水潆洄毓华文”。祖祠门联“祖承周鲁诗书礼村仁里德,祠啓雷琼祖宗支子孝孙贤”。《符氏祖祠赋》《大鹏之地赋》均为他撰写。还写了不少诗影,如《故乡三章》故乡土:双龙入脉、二水萦曲。青龙东蟠,白虎西踞。后山堆翠、前野平驰。巷陌有序,民居雅丽。地灵人秀,发展与时。蟠龙卧虎踞,左右绕青溪。仁山朝德里,智水出泮池。郭外沃野阔,村内古宅奇。先人启山林,侪辈当奋蹄。故乡景:曦和生东海,云开万里天。青山映绿水,白鹭隐碧烟。花香溢秀野,鸡豕逐院前。谁奇造化功、人间见桃源。故乡情:春日踏青过竹篱,笑语村翁醉花荫。莫道野居无 珍羞,瓜花淡酒亦有情。其他作品这里不一一枚举,出口成章,举笔成文。他长期从事干部教育工作秉公作事,两袖清风,不羡高官名利,退体后,过着清淡而乐观的生活。

祖孙同校     弃官从教

符瑛公,1919年北京大学毕业,高等文官,在外交部工作,1927年民国政府迁都南京,他弃官返回故乡教书育人。

符淼,称符瑛公为祖辈,是符培鑫之子。1990年考入北京大学,北大本科毕业,中山大学MBA毕业,华中理工大学博士毕业。先在广东省国土系统工作,继而考进省委纪委工作。他不羡名利,而弃官从教,申请调去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多次申请才获批准。大学是他用武之地,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已获取博士生导师资格,到国外作博士后研究,国外大学授予研究科学家待遇,入选“个十百千人才工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去英国牛津大学宣读论文,专著、论文频频获奖。

和家村地灵毓秀,子孙繁衍,文韬武略的人才,龙腾虎跃、代出无穷。

                       裔孙符燕贻字居仙撰

              O一五年乙未年仲冬祖祠重建落成献礼

作者:符燕贻 来源:雷州符氏
二维码分享:
广东省雷州市的符氏祖祠

  • 关于我们 | 系统介绍 | 使用说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商城
  • 符氏宗亲网 (简体|繁体)(www.fuclanweb.org)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承办:符氏文化研究会 Email:fushiwenhua@163.com 站长QQ:17658226 苏ICP备08107093号
  • Powered by 乐享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