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绳武堂符氏宗谱修纂工作即将启动了, 这是我们符氏史上的福音, 也是牵动我们符氏每一个人的大事。
什么是家谱?所谓谱就是系统编制的表册。而家谱就是记载家族世系之表册。什么是修家谱?一个氏族在建立了家(宗) 谱之后,随着时间的变迁, 每个家庭人员都在发生变化, 老人故去, 新人出生, 这些变化的情况, 经过一段时间, 系统地一次性把它整理记录下来, 付梓成祯,这就是大致意义上的修家谱。
我符氏受姓始祖雅, 原籍鲁国, 战国时, 鲁国被秦国所灭,雅因办事认真, 被秦王任命为符玺令官。 任上,雅因工作认真负责, 被秦王表彰, 封他的子孙为符氏, 封雅公为符氏始祖。
自雅公传承40世,到我远祖符彦卿公(898—975)。符彦卿,中国五代及北宋初期将领,祖父吴王符楚,父亲秦王符存审,俱是中华名将,他13岁就能骑射,25岁起任天雄节度使,唐庄宗以瑾厚出入卧内,拜太傅,后汉封魏国公, 周封魏王, 宋初加封太师。周世宗后, 宋太宗后皆其女也。
从符彦卿公至我南通符氏始祖符天钰公(1260—1325) 中间相隔362年. 由于没有宗谱记录, 不知其间的人事变化, 让我们同祖先造成断裂痕。猜想失联的362年间,可能有15世更替。照此推论;南通始祖符天钰公可能就是符氏第55世传人。历史严肃地告诉了我们修家谱的重要性 。
我南通藉符氏自7世祖符希美公、符希源公,8世祖符可信(立齐)公首建宗谱;1629年, 10世祖符忠廷公牵修了“拼茶符氏宗谱”;
1764年,14世祖符君瑞公牵修了“官路符氏支谱”;
1823年16世祖符日临(抡齐)、符日纯(粹如)、符日暄(景和)牵修了“符杨庄符氏支谱”;
1866年,十七世祖符宗瑛, 符宗乾(占元), 符宗梧(占凤), 携18世祖符芝声(步云),修纂了南通“符氏家谱”。
1923年,由19世符庆彝(字泽民号鼎臣),率族侄20世符永生(字椿年)主持,由20世符庆璜(字渭卿)执笔编缉,修纂了南通籍“符氏宗谱”, 总计16卷。
翻阅符氏宗谱,18世纪中叶, 我南通符氏秀才29名,举人9名,80岁以上寿星96名, 名登县志孝行、义行、贞洁夫人17名。其中东台符芝芬, 拼茶符宏恩二人效古人行孝道,割股奉亲。符杨庄有声(字胜远), 拼茶符启嶲,岁荒施粥捐赈救饥民……
宗谱至今已94年没有修纂。其间贤士俊杰层出不穷, 文人墨客, 商贾巨富似雨后春笋,急需重修家谱以彰。很多人取名字不知道字派。在“仁”“诚”“登”这三代人中多以“海”“建”“爱” 三字取名, 且在同一代人中海、建、爱、通用。使人哭笑不得、啼笑皆非。
我于1991年起利用工休日, 禅阅旧谱, 整理笔记, 采访咨询,修辑了“符杨庄符氏宗谱”, 在广大宗亲的大力支持下,于1994年国庆付梓成祯。然而这只是冰山之一角。
今年初夏,如东红木家俱店老板符春(登)建, 碰到在上海图书馆工作的符坚晨, 交谈后得知两人同出一宗, 都姓符, 彼此欣喜不已。知道南通有符氏宗亲, 符坚晨更是喜出望外。他向符春建介绍了世界符氏研究会的情况。 为了解南通符氏情况, 符坚晨当即随符春建来到了如东拼茶, 第二天符坚晨、符春建、符建(仁)军、还有符(诚)建等来到我家,符坚晨翻阅了1923年修篡的宗谱和1994年我修篡的符氏符杨庄宗谱。符坚晨很高兴。他回沪之后, 向符氏研究会回报了南通寻根问祖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