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身贫寒,幼年饱受生活之苦,却一直以此为动力,勇立潮头,开创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她心地善良,愿与他人分享硕果,无私奉献,赢得了世人的一片赞叹;她恪守尽责,进村入户了解民意,忠实履行代表的职责。她,就是江苏爱伦家纺有限公司总经理、镇江市人大代表——符惠琴。多少年来,她不图名利、默默奉献,以高尚的情操、温馨的心灵编织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光环,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抒写着一曲女性代表勇立潮头、乐于奉献、恪尽职守的华丽乐章…….
一、 勇立潮头,历经风雨见彩虹
生活并不是初时就向符惠琴展示了微笑。幼时家庭的贫困,加之兄弟姐妹较多,使她在花季的年龄里就过早地背负起生计的担子。那些年纪稍长的大叔大婶的记忆里永远抹不去那个美丽、聪明的补袜姑娘。她热情、爽朗,还有一丝不易发现的腼腆。用一双灵巧的手把一只只破旧的袜子修补得熨熨贴贴。她就是少女时代的符惠琴。风里来、雨里去、走东门、窜西家,用一把小小的钩针连接起万家情缘…..正是这段经历,使她与那些朴实、善良的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使她深深知道他们的艰辛,知道一种雪中送炭的帮助将会怎样温暖一个人的心。同时也正是这份磨难,塑造了她自强自立的个性,形成她勇于向命运搏击的心态。因此,在多少年后,功成名就的她从不避讳谈及自己的这段经历,在她看来,这是她人生中积聚的第一笔财富。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时,符惠琴也结束了补袜姑娘的生涯。她先是进厂当了几年的职工,在一个偶然的机遇里,毛遂自荐在邻镇一企业(现在的江苏堂皇集团)担任供销员。凭着自己的聪颖,好学和一股子吃苦耐劳的劲儿,很快就脱颖而出,几年后便锋芒毕露。她的业务量在全厂总是遥遥领先,令领导刮目相看。1990年度因工作出色被评为全市优秀供销员;1992年度的全市十佳供销员评比中,她名列其中。仿佛是一夜间,符惠琴的大名不胫而走,响遍了方圆百里,更传遍了家乡小镇的每个角落…..成功的喜悦还未散尽,家乡的村领导来看望她了,同时也带来了家乡父老乡亲的期待:请她回去办厂,为家乡村民们造福。对于符惠琴来说,事业才刚刚有了起色,而且这是她搏击人生、体现人生价值的事业的第一个驿站,一切都让她难以割舍。但家乡父老乡亲期待的眼神使她无法拒绝,思虑再三,最终回到了哺育了她的鹤溪河畔,以报桑梓。穷乡办厂谈何容易:没有厂房,厂房先租;没有资金,资金先贷;再购回几套设备,招来30多名职工,一个小打小敲、因陋就简的厂子就这样开张了。抓生产、抓质量、抓管理,多少个日日夜夜,符惠琴同全厂30多名职工同甘苦、共命运,卧室用品厂终于一炮打响,当年就实现产值300万元,货款到帐280万,创利税30万元。为扩大生产、再上台阶,符惠琴独具慧眼,花50万元买下两个倒闭的厂房,增加了设备,买回了送货运货的大卡车,修筑一条通厂大道,企业初具规模。但符惠琴并不满足于现状,依然马不停蹄、走南闯北,寻求更大的发展。2007年公司销售3600百万。2008年销售6000百万。2009年销售超过1个亿。实现了质的飞跃。
公司一直秉承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家纺制造与研发,在吸取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不断创新,经过十六年的拼搏与奋斗,公司占地面积近20000平方米,拥有18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200余台先进的国产进口缝制设备,拥有设计、营销、管理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0余名,400余人的高素质员工队伍,使公司的年生产能力超过2亿元。公司在管理及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严格按照国际质量体系ISO9001—2000的标准。“恒源祥”“爱伦”品牌已拥有以国内一、二线城市中高收入层为主的固定消费群,形成以城市商场“恒源祥”“爱伦”专柜为主、“恒源祥”“爱伦”专卖店为辅的销售模式。公司从市场零的突破到目前市场遍布全国近100个大中城市,拥有近百家“恒源祥”“爱伦”专柜、专卖店和代理商销售终端。公司十分重视知识产品维护,对自主开发的各项产品均申请了国家专利,目前公司拥有专利15项。公司先后多次被上级有关部门评为“文明企业”、“光彩之星”、“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消费者信得过单位”等诸多荣誉。2008年8月爱伦公司在南京成功参加国际家纺展,并且与江苏省省委书记梁保华、省长罗志军、中国纺织工业部几位部长的亲切合影。
乡亲们向她投来一束束赞美的目光,党和政府也给了她一项项荣誉。她也因此连续多次被评为市、镇优秀党员,江苏省双学双比女能手标兵、镇江市“三八”红旗手、感动丹阳十佳女性,丹阳市妇联常委、江苏省女企业家协会会员,连续三届当选为镇江市人大代表……,鲜花和掌声是一种慰藉、鼓励,更是一种鞭策、责任,萦绕在她梦中的始终是乡亲们期待的眼神,造福村民、造福乡邻的初衷永远不改!
二、乐于奉献,洒向人间都是爱
心系困难职工。在导墅镇这个有着5.1万人口的小镇,符惠琴算是个名人,但她从不以名人自居。她以一个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温情真心关心着厂内三百余名职工的冷冷暖暖。无论哪位职工家中有急有难,她必亲自过问,并想方设法帮助解决。有一位女职工家中非常困难,平时符慧琴对她一直关心有加。有一次,她的孩子突然得了急病,急需一笔医疗费用,符总知道后,立即召开全厂职工大会,发动大家献爱心,解这位职工的燃眉之急,她以个人的身份率先带头捐了一千元人民币。全体职工被打动了,纷纷伸出援助的手。当符惠琴把还带着温度的三千余元放到这位母亲手中时,这位母亲不禁感动得热泪盈眶。
情牵贫困家庭。导墅村村民沈玉仙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屋漏偏遭连夜雨,去年春天,她的丈夫因车祸压伤了大腿,全家为医疗费急得团团转,危难之时,符惠琴伸出了温暖的手,帮助支付了4000多元的医疗费。事后,她主动与其结对扶贫,将沈玉仙安排到江苏爱伦家纺有限公司工作,并资助1.5万元为她家翻建楼房,使得这个贫困农家生活峰回路转,重见曙光。导墅镇一青年村民杨志军因车祸不幸瘫痪在床,他上有年迈的老母,下有嗷嗷待哺的幼儿,妻子生产后一直休息在家,家中凄凉之景可想而知。符惠琴依然用那温暖的手给以资助,并把他的妻子安排到自己公司。这样的事情举不胜举,难怪有人曾戏言,符惠琴的厂成了福利厂了!
爱心倾洒公益事业。符惠琴带给大家的感动,不仅仅是因为她善经营、懂管理、讲信誉,也不仅仅是因为她的企业是当地纳税大户,而是缘于她对社会公益事业的热心和付出。导墅村通往小学的公路年久失修、坑坑洼洼,学生行路难一直难以解决,符惠琴立即掏出3万元铺浇柏油马路,逢年过节总有她为五保户送衣送物的身影;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是导墅镇的“慈善节”,她再忙也忘不了捐上自己的一份心意;98年抗洪救灾,她的企业一次性向灾区捐献了10万元人民币;08年汶川大地震一发生,她立刻组织全公司加班加点,在第一时间内主动向丹阳市红十字会捐赠了价值65万余元的物资,公司员工受此感动又自发组织了捐款活动一起捐赠到红十字会。符惠琴的爱心还感动了附近的其他企业家,有不少人都通过电话向她咨询怎样去捐赠,产生了极佳的社会影响。2008年,符惠琴还以公司的名义,自愿捐出100万元冠名丹阳慈善会,成立专门的“江苏爱伦家纺慈善基金”,为丹阳的慈善事业默默的做出自己的贡献。今年4月,玉树地震发生后,她又在第一时间捐款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