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在
粤西现在是指广东的湛江、茂名、阳江,但与粤西符氏相互联系密切的,包括广西的北海、玉林,海南等。
根据现在的《符氏族谱》记载,最早迁移这三省的符氏开基始祖是符元生,海南符氏开基始祖,河南宛丘人,任广东南雄太守,后升为中书令,唐昭宗(891年)时奉命渡琼抚黎,封万户侯。之后到元末明初不断有符氏作为政府官员派遣到海南。今海南的符氏人数在全省位居第三,50多万人,侨居海外十多万人,在一些重要的迁移地如文昌等地,符氏人数第一。
就粤西而言,现在知道,符氏开基始祖有这几支:
1、景霓支,祖居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松树下村,景霓公原为豫章府教授,大约于元末明初入籍雷州,生二世祖君士、君友二公,今后裔约1万人。
2、瑞法支,落籍始祖来源无从考证,据上年纪人讲,瑞法公先居雷州城下河里,于明代中后期落居,后人只知道源自同村委会的特朗村(古称藤萝村),清同治二年(1863年),符兆鹏题进士科,为雷州符族的骄傲,今瑞法支后裔约1万人。
3、符芳公分支/敬宗支(我考察五地族谱,以少服多的原则,对外称符芳公分支),廉江族谱记载,敬宗祖居福建省莆田县,大约于明朝洪武年间因犯法携妣李氏出逃,经今广东韶关市南雄珠玑巷,落籍今广西玉林市博白县东平镇,后迁今广东茂名姚村,子德芳(即符芳),孙宝昌(即符宝),宝公生六子即琼、衡、清、须、博、斌,形成今博白、茂名、吴川、廉江、海南文昌及会同、雷州等六地的符氏,今后裔约7万人。
4、九六支,迁雷始祖九六公,大约于明朝末年落籍,祖居福建省旧兴化府莆田县马冼(屎)街73号,今后裔无法统计。
5、一揆支,一揆公为渡琼祖有辰公八世孙。符有辰,字克顺,号明亮。陈州宛丘人(今河南淮阳)。其曾祖父系宋太师符彦卿,祖父符昭序。父符绳武于1003年任福建莆田县令,符有辰跟随到莆田读书与习武。宋仁宗天圣三年(1025年)奉诏命自莆田渡琼,任广南西路琼管清化军指挥使,因安抚琼州黎民百姓有功,敕封万户侯。后居琼州文昌县安乐乡淡水村。卒于军所。符有辰是继符元生、符盟之后渡琼的符氏第三位始迁祖。其子宗系、宗铭、宗举、宗安各袭官职,分别任琼管琼州、崖州、儋州、万州清华军指挥使。根据清道光二年谱序载,一揆公原任琼山县学教谕,大约于明朝末年迁居中港村——现雷州市南兴镇南渡东村。一揆公在雷州分布的后裔大约2000人。
另外还有一位有辰公后裔于清朝初年落籍南兴镇西山村,现已拥有符氏人口700多人。
6、符逸清支,我查看《符氏简史》(山西符台、符新基,著),有47世的符逸清迁居雷州(25页),时间大概是宋元时期(公元1100年前后),目前还不知道是否与其后裔有联系,未知今后裔多少人。
7、无确定始祖的分支,近现代中国发生两件重大事件,1915的新文化运动,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对旧文化破坏特别严重,包括对族谱、祠堂等损坏,所以现在湛江有些符氏,目前还不清楚属于那个分支的,有待我们进一步寻根、探讨、联系。
总的来讲,粤西符氏来自北方、福建莆田、周边地区的迁移包括广西海南等地。他们支系较多,零散分布在粤西各村落,由于以前交通不便,彼此联系较少,所以势力不大。我在走访桂、粤等地符氏祠堂的过程中,相继发现祠堂中悬挂着两块牌匾:“文魁”、 “进士”。署名:符兆鹏。时间:同治二年(1863)。所以我推断,符兆鹏曾经想效法符彦卿,欲一统粤西符氏。
我在了解北宋符彦卿的故事时,发现他在迁江西时,曾经组织大规模的符氏族谱修订,并请名人作序,希望一统全国符氏。975年,魏王符彦卿慨然欲统其宗,作《符氏族谱》。 975年,魏王符彦卿逝世。976年二月,枢密使曹彬书《符氏族谱序》。1028年,欧阳修为《符氏族谱》作序。1159年,符继宗续修一次《江南后臧符氏家谱》,绍兴谱序由宣和年进士、太子賓客、观文殿学士兼同枢密院事陈康伯撰写。约1410年,江西新余金田修《符氏族谱》,布政司右参议符观作序------明·宋 濂《符氏世谱记》。等等。
在粤西地区,符兆鹏作为进士,古代以仕途为有所成就的象征,欲一统粤西符氏,主观上是成立的。符兆鹏(1833-1886) ,广东雷州人,字遄飞,号搏九。公元1833年生于广东省雷州府海康县(今雷州市白沙镇和家村)。他聪颖好学,咸丰六年(1856年)中举人。同治二年(1863)摄进士,中式第十一名,殿试三甲,第十九名。历任安徽省太湖、涡阳、桐城、凤阳等县知县,后升补六安知州。后任户部左侍郎实录馆副总裁,都察院左都御史,经筵讲官左都御史署正红旗汉军都统等职。光绪十二年逝于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