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氏宗亲网 (简体|繁体)
网站首页 | 寻根联谊 | 海外符氏 | 浙江符氏 | 海南符氏 | 湘川渝符 | 琅琊符氏 | 河南符氏 | 江西符氏 | 江苏符氏 | 陕西符氏 | 山西符氏
广东符氏 | 广西符氏 | 东北三省 | 港台符氏 | 云贵符氏 | 安徽符氏 | 宗彦贤达 | 家乘谱牒 | 研究争鸣 | QQ文化空间 | 留言板(限百字) |
符氏大事年表 | 符氏世系表 | 符氏的由来 | 符氏堂号 | 符氏辈份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符氏 >> 内容

符月娥:坚守农村“三尺讲台”

时间:2013/9/15 17:56:48 点击:

  核心提示:符月娥,一个用爱将军嫂、母亲和人民教师三副重担一肩挑起的乡村女教师,任教于廉江市营仔镇第二初级中学。她兢兢业业地坚守在人生的“三尺讲台”,用爱温暖无数学生的心。有人说她“傻”,疼学生胜过自己的孩子;有人说她“笨”,为了学生放弃随军进城市任教的机会,而她,坚持默默地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教师职业的崇高和...

符月娥,一个用爱将军嫂、母亲和人民教师三副重担一肩挑起的乡村女教师,任教于廉江市营仔镇第二初级中学。她兢兢业业地坚守在人生的三尺讲台,用爱温暖无数学生的心。有人说她,疼学生胜过自己的孩子;有人说她,为了学生放弃随军进城市任教的机会,而她,坚持默默地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教师职业的崇高和美!

用真情演绎牺牲与奉献

    十五年前,符月娥怀着对教育事业的向往,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一干就是15年。她以校为家,无论学校或学生出现什么状况,她都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处理事情。她当了十年的班主任工作,最多曾试过一周上十八节课,却从未落下过一节课,每当她为了学生牵肠挂肚时,儿子就不得不陪着她加班,有时甚至要到同事的家里去蹭饭。对孩子,她多少有些愧疚。

    军嫂,一个简单的称谓,却承载了多少艰辛,结婚八年来,符月娥全力支持丈夫工作,为丈夫撑起了半边天。因丈夫常年生活在部队,一年只有一次探亲假,因此符月娥需要克服工作、生活中的无数困难,用双肩承担起家中的一切大小家务,上班工作、培养孩子,还要照顾年老体弱的双方父母和奶奶,尽到妻子、母亲的责任,履行女儿和媳妇的义务。曾多次被丈夫所在的单位评为幸福文明家庭好军嫂

    因为工作的性质和需求,她和丈夫结婚八年来聚少离多。两年前,丈夫由于工作出色提拔为副营长,符月娥也因此获得随军的资格,可以到柳州工作,结束多年两地分居的生活,而她因为放不下乡村的学生,毅然放弃了难得的机会。她告诉记者,作出决定后,自己偷偷跑到卫生间哭了一场,当上课钟声响起时,她又面带微笑回到课堂。她何尝不想和其他妻子一样与家人团聚在一起,但对比到城市任教,符月娥更喜欢看着讲台下那几十双纯朴的目光;更喜欢听他们喊一声符老师好 更喜欢这个耕耘了15年的讲台。

    用挚爱播种阳光与憧憬

    符月娥告诉记者,她带的学生里大多数是留守儿童,有的甚至是单亲家庭或孤儿,比起城市的孩子,他们更需要得到关怀与帮助。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她主动参加培训,在学校第一个拿到了心理健康辅导“C级证书。她总说:教育是一个播撒爱的过程,要让爱的阳光照到孩子们的身上。

    2001年,符月娥接手初一,当时班里有一个小陈同学,性格孤僻、脾气暴躁,经常爱与同学打架。他的行为引起了符老师的注意,符老师通过家访了解到孩子性格是由于父母忙于生意缺乏关爱和教育造成的。此后,符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像亲姐姐那样与小陈倾心交流,带动班干部多与他沟通,还经常给他写爱心励志小纸条。得知小陈从小爱吃棒棒糖,符老师便在他生日那天买了一盒棒棒糖放在他的课桌里,附上几句鼓励的话班级就是你的家,同学情谊值得一辈子珍惜,加油!。在符老师的帮助下,小陈在班上慢慢找到了家的感觉,逐渐变得活泼开朗,学习劲头也越来越足。这么多年过去,小陈的爸爸对符老师仍是心怀感激,逢人便说:是符老师给了我儿子第二次生命。

    还有一位叫祝小英的女孩,从小就没有妈妈,与年老的爸爸生活在一间破旧的房子里。由于家庭困难,她很自卑,不敢和同学亲近。得知情况后,符老师把小英作为资助对象,在生活上给予她关心和帮助、精神上给予鼓励,教她如何直面人生。有一次,同学们都打扮得漂漂亮亮去照相了,小英却趴在阳台上羡慕地看着,符老师便温柔走上前带她一起去照相。当小英拿着她和符老师的合照时,流着眼泪说:老师,这是我这辈子第一张照片。符老师听了一阵心酸,她觉得只有洒下更多的爱,才能抚平孩子们残缺的心灵。

    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执着

    符月娥爱岗敬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理想,时刻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十多年来,符月娥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微笑面对生活,面对工作、面对进步,她希望在每个学生心中埋下一颗太阳的种子,等到某一天,它可以发芽,照亮他们的生活。

    “2010年当丈夫的立功喜报寄来时,作为妻子,我感受到了军功章也有我的一半功劳;每年春节,当毕业后的学生前来探望时,作为老师,我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桃李满天下的成就。符月娥动情地道出心声。

作者:谢文雅 王德斌 来源:湛江日报
二维码分享:
符月娥:坚守农村“三尺讲台”

  • 关于我们 | 系统介绍 | 使用说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商城
  • 符氏宗亲网 (简体|繁体)(www.fuclanweb.org)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承办:符氏文化研究会 Email:fushiwenhua@163.com 站长QQ:17658226 苏ICP备08107093号
  • Powered by 乐享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