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铜鼓岭南麓有个陈笠村,村子前方
墓碑后方有一断裂成七八块的残碑,与前者文字基本一致,只是多了落款———“清光绪十四年冬吉旦、宗孙福礼同众重修。”光绪十四年即1888年。估计前方的墓碑是符氏宗亲后来依据残碑的内容重新树立,但残碑上有一段符元生的简介文字,已经难连成句,在新碑上并未得到重现,新碑也没有落款,不知何故。倒是两块碑上都有邱对欣所撰的文字。邱对欣,何许人也?
据查,邱对欣祖籍广东大埔,祖父邱殿章是乾隆年间的举人,中举后渡琼任琼州府学教授,落籍琼山,后代住在今天的海口市城西镇高坡村。邱对欣的父亲邱将瓒也是举人出身,曾任广东电白教谕。
按王俞春《海南进士传略》一书介绍,邱对欣于清道光年间考中进士,当过直隶东光、柏乡(都在今河北)的知县。邱对欣在职9年间,政简刑清,爱民若子,公务之余到学宫为生徒讲学,谈艺论文,当地士民对他爱戴有加。邱对欣后来升任知府,但恰逢母亲去世,便辞官南归,行李中除万卷图书外,两袖清风。回乡后,已近六旬的邱对欣以教书为业,先后主讲琼台和雁峰等书院10多年。符元生的墓碑铭文,估计是邱对欣年老时应符氏族人之请而撰的。
符元生的封土墓坐东朝西,包括前方的空地,占地面积约在
据《符氏族谱》记载:符元生,字安行,原为河南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人,唐大顺二年(981年)因来琼抚黎,落籍文昌县,被族人奉为迁琼符姓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