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次会议,有来自湖南各地的符氏代表参加,但还有不少支系未联系上,比如湘西有一大支。因而,我们的第一件事就是寻亲。我们要把散居在湖南各支系的符氏宗亲都联系上,哪怕只有几十人几百人,甚至一家两户,这就要求各支系根据族谱查找,只要有线索,就要取得联系,我们要用现代化手段,统计出湖南到底有多少族人。
2、所谓联谊,就是要象走亲戚一样,要相互来往,否则就没有交情。我提议联谊会每两年举行一次联谊活动,每次到一个县(市)或地区的符氏族系开展联谊。我建议由支系报名,理事会批准的方式决定明年首届联谊会的主办地,在当届联谊上决定下届举办地,以此类推,轮流反复。
3、积极组织各支系参加各系的谱牒发行,宗祠落成和祭祖等活动,这些活动也可以与联谊会同时进行。今年6月份,攸县符氏的活动很成功,也为我们作出了榜样。
4、我们都是湖南始祖彦文公的子孙后代,为了感恩祖德,不忘根本,每10年对彦文公墓进行一次较大规模的祭奠,具体祭奠时间,由理事会商定。
5、修湖南省符氏通谱和修建符氏总宗祠,因工程巨大,要有足够的经费支撑。目前条件尚不成熟,等符氏事业兴旺、人才辈出、资金充足时再行商议,我们不能盲目行事。各支系有条件祭祖、修谱、建祠、联谊会将给予支持和祝贺。
6、明年将组团参加马来西亚“第十七届世界符氏恳亲大会”代表由各支系推荐,护照、经费由各支系安排办理,联谊会只统一出发的时间地点和会议期间的统一行动。
最后,我还要强调两点:
一要教育后代,今天来参加会议的都上了一定的年纪,能继承过去的一些作法,对宗族事业还有热心。而我们的子孙后代,特别是现代年轻人已淡化了宗族观念,没有了宗族情感,有的家长没有为子女起派名,年轻人不知自己的辈分与派名。他们对我们现在作的事情不理解。如果年轻人不教育、不参与,那么,若干年后,我们这班人老了,又有谁来管符氏宗亲的事呢?我们现在成立的联谊会能维持多久呢?上次在攸县发现符福生宗亲教育儿子有方,他儿子热心父辈的事业,做得很好。
二是注重鼓励和培养人才。符氏在国内人数不多,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叫得响的国家级科学字、文学艺术家和其他人才很少很少。因而,我们首要任务要发现和培育人才,有人才就有地位,有人才就有希望。我们桃江符氏曾为考上北大和复旦的子弟祝贺和庆祝,为德艺双馨的老国画家祝寿。我提请各支系也能这么作并且做得更好。我还提议:我们今后为有符氏担任少将以上和省部级以上军政领导、两院院士、重点大学校长和获国家级奖励的科学家、文学艺术家举行湖南全省符氏的共同庆祝活动,以促进符氏人才发展和事业振兴。
同志们:由于时间问题,我的报告没有交筹委会讨论,今天讲的作为我个人的意见,请各位代表审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