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氏宗亲网 (简体|繁体)
网站首页 | 寻根联谊 | 海外符氏 | 浙江符氏 | 海南符氏 | 湘川渝符 | 琅琊符氏 | 河南符氏 | 江西符氏 | 江苏符氏 | 陕西符氏 | 山西符氏
广东符氏 | 广西符氏 | 东北三省 | 港台符氏 | 云贵符氏 | 安徽符氏 | 宗彦贤达 | 家乘谱牒 | 研究争鸣 | QQ文化空间 | 留言板(限百字) |
符氏大事年表 | 符氏世系表 | 符氏的由来 | 符氏堂号 | 符氏辈份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谏言方策 >> 内容

凝聚宗亲合力,弘扬符氏文化

时间:2011/6/17 11:29:45 点击:

  核心提示:我有幸再次被邀请参加这样盛大的宗亲大会,让我再次融入博大精深的符氏文化世界,真是激动万分...

尊敬的绩熙会长、尊敬的余姚符氏宗亲、尊敬的各地宗亲:大家好!

      感谢余姚宗亲为我们提供宗亲联谊相聚、宗氏文化研究的平台,我衷心表示感谢,祝愿大家万事如意,身体健康,合家欢乐。

      这次年会的主题,既鲜明又现实,对于我们符氏文化的研究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时代意义,她将为我们宗族发展传承,继往开来,共创和谐,再创辉煌奠定良好的基础,谱画着美好的愿景。我衷心祝贺会议的圆满成功。

      我有幸再次被邀请参加这样盛大的宗亲大会,让我再次融入博大精深的符氏文化世界,真是激动万分。丰富多彩的文明记载,翔实清楚的史记考证,超越时空的人事传略,使我深刻地感悟到人的生命伟大,血脉同根的自豪;深邃地探看历史宗族发展的恢宏,人口迁移的浩荡,真实地体会到符氏文化的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尤其是符氏先祖的丰功伟绩,勤劳善良的美德,代代相承的精神与传统,伴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丰满,雄伟与兴旺,使我受益匪浅,由此激励我更努力地为宗族文化的发展而不懈地去探索与思考,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事。

      二届年会后,遵照大会的精神,我作了以下工作向各位宗亲汇报于下:

.深入发掘本地宗支的宗族文化:

      据不完全的推算,我们的枫亭符氏宗族在枫亭发展至今仅二百多年,时间并不长,且人口至今也不多;自枫亭开族祖贵侯公至今只有十二代,从记载的辈序(公侯伯子男立万世,文章华国诗礼传家)中确算,可是在福建的莆田仙游地方,亦即兴化地方,比较集中的符氏聚居地仅只是仙游县枫亭镇了。为此,广泛地发掘本地宗友的宗族文化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了。二00九年底至今,我就一直向所有宗亲介绍年会盛况与会议主题,激发了宗亲慎思追远,念想古之先祖的热情,深入寻找本支宗祖的历史踪迹,尤其是祖辈留下可考的文字记载。我曾祖父之堂叔德耀公辑录的几段文字,为我们将来修谱留下了重要的历史佐证:一是枫亭之莆田开族始祖斗吾公至我曾祖父辈的各代先祖名录:符氏各代始祖考(一)斗吾公 字章可(二)春谷公 字于乔 讳茂榕(三)俊登公 讳心春(春谷公长子)(春谷公次子失传 住莆邑文峰宫)(四)昌禧公 讳孟嘉(俊登公长子)(俊登公次子失传)(五)玉瑞公 讳非石(六)士云公 讳劬翁(七)世纯公 号大错 字天球(八)周尚公 字孝绪(九)肖侯公(周尚公长子 居莆田失传)贵侯公 讳直斋 居仙游枫亭(十)伯明公 讳振南(椿兴房)(系贵侯公长子)伯藻公 号芳蘋(青莲馆房)(系贵侯公次子)伯汉公(锦联馆房)(十一)兆麟公 字子瑞(伯藻公长子)兆凤公(伯藻公次子 过继三房伯汉公为嗣)兆阳公(早逝失传)(十二)元男公 字庆宝 号君辉(兆麟公长子)高男公(兆麟公次子)华男公(兆麟公三子)(十三)德良公 字立忠(元男公长子 掌管青莲馆香铺)德祖公 字立仁(元男公次子)德耀公 字立贤(元男公三子)(十四)振兴公 字万声(德祖公之子 创以和兴纸店)二是一纸家谱序云:闻之:木有本,水有源,人有祖宗,其义一也。曾子曰:“慎终追远 宗先贤子。”朱子家训曰:“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旨哉!言乎无祖宗又安有子孙乎?既有子孙,则祖宗之德未可忘也,壬辰之秋,中元 复四日 从兄嘱,余录家谱。余愧学浅,然而责无可委也。因并略为之序云。--德耀公识。还有一纸符姓由来的按语:谨按 钦定字典,符姓始于鲁顷公之孙 雅仕秦为符玺令,因而氏焉!鲁元公复也本姬姓 及汉则有融公,宋则有天雄节都使彦卿公,余容复 考备录--德耀公识 第十五世孙 文贵谨录。全用毛笔小楷写成,我特地从我叔的辑录中复印,予以分发给堂亲,这样发动大家找寻先辈留下的文字记载,当然许多隐隐约约的家族踪迹,或可从找寻到的文字记载中体现端倪,亦或可从健在的长辈人口中告诉,对于回答莆田符姓的诸多问题或许有点帮助,比如北宋天圣年间的符绳武公的莆田后裔今在何处,他们与明嘉靖年间来莆田任博士职的我开族祖斗吾公是否有渊源。据我族之载我们亦是雅公后裔。第二,为什么至今莆田符姓人少,而且从莆田平海坎(龛)头村走出那些符姓人后裔又为什么无法在坎头村找到?他们又为什么去何处呢?第三,莆田亦即兴化符姓今人有什么的关系,符姓同源同根,究竟源多远?根多深?这些问题的探寻或且能找出合理的解答,那还得等待时日,我们任重而道远,可是若能发动得居住在莆仙地方的各位符姓族人努力,以上问题的破解或许为期不远,我确信,凝聚宗亲合力,举全体兴化符姓人之力深入发掘各自宗支的历史旧迹,一定能使符氏在莆田的文化得以弘扬。

二、尽力探索兴化符氏历史,弘扬符氏文化。

      兴化符氏的历史蕴含着深厚的积淀,许多模糊的问题有待破解。或许破解为时不远,或许破解颇费时力,然而破解它们却很有必要,根据海南义阳堂《符氏族谱》、新加坡符氏1983年缩影重印本的卷前第2页:绩熙与志成宗亲整理的文字表明从莆田龛(坎)头村渡琼的符姓先祖有三:

      其一,符有辰,符璘公十代孙,北宋仁宗天圣三年(1025)奉诏渡琼,字克顺,号亮明,原籍河南宛邱(今河南淮阳),随父符绳武官居闽莆田县坎头村。 累官广南西路琼管司清化军指挥使,万户侯。

      其二,符绪,符璘公十代孙,北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奉诏渡琼入职。原居闽莆田县坎头村。公字镳渔  ,号龙门,武魁出身,以武魁任后升任总管都元帅。

      其三,符大本,符璘公二十代孙。元举人,元至正十一年(1351)奉诏自福建莆田县坎头村渡琼。公是雅公54世孙。

      显然他们都从莆田县的坎头村(至今的莆田县平海镇坎头村)走出渡琼。大本与有辰、 镳渔均远差三百余年。这本地方言同音,且义同,该村是名符其实的东南小渔村,频临大海,这三位先祖的共同点都从莆田走出且是奉诏履职于琼岛。

      另据博白符氏宗亲征松于第二届年会分发的材料称:博白符氏太上祖敬宗,字丕基,亦原籍莆田(约在明洪武年间);始祖符宝,字毓灵,亦原籍莆田县,生六子,约在正统(1436-1450年)迁徙广西珠玑巷,他们的可考族谱文字也肯定地注明原籍福建莆田。

      而我枫亭符姓之莆田始祖斗吾公,字章可,在我们拥有的文字记载是在明嘉靖年由原籍江南省(今南京市)经授博士职居住在莆田,以后其子俊登在明万历年间任武进参军之职居文峰宫(莆田一著名宫庙),嗣后俊登之第六代后裔贵侯公帷一人入枫亭,以后继符氏香火于罗家香铺,传承了符氏宗支,发展了枫亭符姓。明嘉靖为1523年,万历年间为15731619年。从这些年代的数字信息:1025-1040-1351-1436-1450-1523-1573-1619,数字信息加上以上资料,充分表明,宋元明时代,莆田亦即兴化延续着符姓宗族众人之记载,宋元明时代莆田符姓人迁海南,去博白至今都发展壮大了,而我祖只是在他们由莆田走出后的四百年、三百年、二百年左右来莆田,耐人寻味的是走出莆田的远者海南、博白,近者邻县仙游至今都有后裔的存在,唯独出地之平海坎头却无一人可见。二00九年的二月我受绩熙会长之托,特去平海镇坎头村寻根,却是大失所望,无可查寻。还好蒙平海派出所的户籍民警从电脑中查寻得全市姓符的仅有104户的信息。由于公安局规定有关户籍详情系个人隐私,不能外泄,(据一位莆田史志办同志编撰莆田市志查找派出所户籍档案登记的符姓信息也说过是枫亭是唯一的莆田符姓聚居地),但平海派出所户籍民警还是告知我们四个符姓人的通讯地址与出生年月,我还是颇有兴致地发信致函他们,以后我又了解到其他的九位宗亲姓名地址并予致函,却都不能得到回复,我还曾通过某地公安局领导了解,但还是因为规定而不能奏效,真是遗憾至极,但我还是不想放弃,仍然想通过有关部门的同志千方百计地想争取获得除我枫亭宗亲外的其他近80户的莆田宗亲详况,联系他们,共同尽力探索兴化符氏的具体详情,推进兴化符氏宗亲联谊与沟通,显然任重而道远。为探求莆田仙游符姓人的发展历史及延续详情,我们有责任开拓联系渠道,增进了解。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如下:

      第一,要一如既往地争取了解兴化符姓族的联系与沟通。

      第二,要继续争取与有关部门同志的支持与帮助,获得莆仙符姓族人的通讯信息,尽早联系他们。

      第三,要广泛地在兴化地方宣传世界符氏文化研究的动态,凝心聚力推进兴化符氏文化的深入探索,举全体兴化宗亲之力,兴符氏文化研究之风。

三、努力推进海峡西岸符氏文明的探索的深入,为世界符氏文化的发展传播作贡献。

      这是我探索兴化符姓渊源时产生的另一想法。亦即以联系从已知的兴化之外的福建各地的符姓宗亲,或许能探索到兴化符姓族人宋元明清时代的渊源或迁徙踪迹。二届年会之后我凭着二00九年二月的平海坎头寻根所得到的几个兴化符氏人的通讯处,几经辗转找到了现工作于莆田涵东的符仙兰宗亲,意外地结识到武夷山的符永乐宗亲,又根据符永乐宗亲的提供,获悉了离永乐宗亲百里远的符水俊宗亲,有着好几百人的符氏宗亲,由此我想是否从推进福建全省的符氏宗亲的沟通,以更深入地了解兴化符氏的历史积淀,当前的福建又被誉为海峡西岸,开发性的建设风起云涌,多种文化争奇斗艳,姓氏源流文化也在向纵深全面深化,显然努力推进海峡西岸的符氏文化也可应运而生契机,二00年十月我又在枫亭派出所工作的同志的介绍下认识了来枫亭打工的宁德寿宁县斜滩镇的符丽花女士,我交给她二届年会的会刊,以希望她能成为寿宁符氏宗亲的联系人,我正等待着她与她的宗亲与我们世界符氏社联系,以便很好发展海峡西岸的符氏文化。最近我叔伯又了解到寿宁清源的符家垱村内湾10号地方也有200多户成千人符氏宗亲,据说亦有我们符姓族人,这样如果通过绩熙会长联系上尤溪的符卿宗亲,那么作为福建的符氏宗亲队伍自然也就更广泛的沟通与联谊。通过联系这些已知住址的福建符氏宗亲,构建海峡西岸符氏宗亲会相对略有基础,争取更多的宗亲的参与,也联系莆仙、武夷山、宁德、尤溪甚至福建所有地方的符姓人,推介最近地方的宗支家族渊源,推知宗亲之根源,始祖迁徙细况,家族世系之演变,广聚众位宗亲之智,广纳众位宗亲之力,开拓视野,深入各自层次,从探求的渊源世系演变迁徙 情状而发掘旧迹,明确新知,弘扬祖德,继承传统,播种文明,光前禧后,启发来者,从悉知资料的深层内涵而揭示未知的领域历史,清晰真相,不忽略任何地方宗亲的努力,加强团结,增进沟通,这样凝聚全体宗亲的合力,就能更好地在推进在海峡西岸各地宗支文化的研究基础上更加发展福建符氏文化,为世界符氏文化的研究贡献我们的力量。

      众人添柴火焰高,一切都从细处为,众志成城力量大,符氏文化更红火,我期待着福建莆仙符氏宗亲会的大联谊大发展,也期待与会的各位宗亲为我指点迷津......

      我发言的结语是:

      五彩缤纷的符氏文化纷呈异彩;英雄辈出的符氏人飒爽英姿;引人入胜的符氏故事动人心弦;扑朔迷离的符氏历史感动世界;和谐敦睦的符氏宗亲凝聚合力;世界各地的符氏宗亲万事如意。

      祝愿大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作者:符荣兰 来源:符氏文化研究会
二维码分享:
凝聚宗亲合力,弘扬符氏文化

  • 关于我们 | 系统介绍 | 使用说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商城
  • 符氏宗亲网 (简体|繁体)(www.fuclanweb.org)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承办:符氏文化研究会 Email:fushiwenhua@163.com 站长QQ:17658226 苏ICP备08107093号
  • Powered by 乐享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