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当前世界各地符氏宗族(支)互动、联谊的新形势,为进一步推动符氏宗族团体或宗亲间的友好交流、和谐团结,克服相互间的茫然、松散,甚或表面高歌背后的沉寂,以至不法人士反钻其档,大行苟且之事!为此,我们呼吁成立符氏宗族联络站社团,以点连线,以线成面,进而带动真正的亲情,促进长效的友谊,凝聚共识,共谋进取。
一 成立“宗族联络站社团”的必要性
1、宗族活动时效性不足
以符氏家族的恳亲大会为例,宗族活动可谓多样,但在传统思维模式下,一厢情愿者众,跟着感觉走者多,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组织不力、活动无章、会后无音;充满激情的族众抱着朝圣的心态聚挤一方,欢天喜地的会后陌生者仍感陌生,胸怀愿景者梦想变得更为遥远。如何将活动的意旨下达上传、如何将活动打造成敦亲睦族、集思广益的平台,让敬宗者更加崇敬先祖的威严,让善结良缘者广建人脉,这都需要我们理性的思考,需要机制的保障。
2、宗族活动代表性不够
国内符氏族众近百万人,海外符氏亦有三十余万,宗族活动有一定的影响,但认知度仍然有限;知晓者,但参与其中的又在少数,能参与者如其愿的少之又少。如何能让与会宗众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并能传递友谊,传播亲情,带动更多的族群融入其中,当前自发性的宗族活动恐难担其任,反而徒生了不少问题。
3、宗族活动的保障缺失
活动的承办与开展需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并有专门负责宣传和组织的人员,如果跨地域、跨国界的活动,还应连接上外在的联络机构,方才能够广布消息、传达活动意图、整合参会人信息、实现会前双方沟通、会中互为配合、会后彼此反馈,谋取共识、化解分歧。反观我家族历次活动,不欢而散的原因,责任不在承办方,问题也并非与会者,关键在于宗族活动的保障缺失,以致后续的宗族活动亦发展无力。
二 成立“宗族联络站社团”的可行性
1、符氏一家亲,血缘认知度强
出门在外的符姓兄弟姐妹应该都有感触,如能在天南地北碰到一位符氏宗亲,会感到无比的亲切,终生的难忘,没有像见其他姓氏的陌生感,有的是一种骨子里面血缘的认同感;同样,见到一种烙有符氏品牌的商业产品,我们首先会产生一种荣耀感,并愿自觉维护其形象,推介其名声。这种亲情很纯、这种力量很弱、这种心态也并非多见,但这份亲情需要善待、需要凝聚、需要引导。
2、热心族众多,后生可畏
每届恳亲大会、海南清明祭祖,规模一年胜比一年,历次见诸报端的寻根报道,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宗情深厚,历久弥新,宗亲热衷宗族事务者多;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融入进来,他们头脑灵活,胸怀大志,不仅事业上充满生机,联谊的途径亦能紧跟潮流,花样繁多,他们为族众间的互动团结注入了新的活力,开辟了新的天地。
3、时代发展,交通、通信技术条件成熟
时至今日,技术的日新月异,已让世界变得“渺小”,通信技术的发展已使天隔不了一方,地阻不断千里,或是一个电话、或是一封电邮、甚或视频聊天,天涯真正的实现了“若比临”。但遗憾的是,几时起,人与人之间忽然变得陌生起来,彼此之间有了戒备之心,海内是否尚存知己?今天的社会似乎处处充满了罪恶,时时会有难以预料的欺骗。社会在呼唤公理,人们在呼吁诚信,但又有谁、哪家社团、哪个单位能为我们撑起一份充满温情的蓝天?
三 成立“宗族联络站社团”的操作性
1、宗支聚居地(社)为站,宗亲定居地为点
两千余年的发展演变,现如今的符氏宗亲已遍布于祖国山河的大江南北,并且有远至南洋、欧美者,我们相互间虽为陌生,祖辈间甚或未曾有过来往,但我们有着共同的烙印,有着比华夏民族间更为亲近的血缘和认同感,如果我们尝试建立起一个专门的联络机构,由德高望重的族亲担任联络站长,并能世代相袭,我们可以有足够的理由憧憬,未来的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更为自信:海内有族亲,天涯方比邻,地地通音讯,孤独不烦心!
2、站点有辐射,社团促联络
华夏民族本就有好客的传统,面对远来的客人都愿尽些“地主之谊(责任)”,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毕竟生于斯长于斯,更为熟悉一方的人情世故,更能彰显主人的风范。遍布于世界各地的符氏宗亲,对于我们任何一位符姓子弟来说都是一笔丰厚的人际脉络,只要我们敢于开拓,善于梳理,推举有德望的族人(且要具备一定的资质,详见《符氏宗族联络站章程》第三章)建立联络站点,并汇总于社团,有需求的宗亲只要与站点或社团取得线性联系,其不可以瞬间勾织一张密切的网络。
3、站点有亲情,站长权责明
符氏一家亲,站点更是家族值得信赖的堡垒,但站长的权责并非事事可以代办,站长只是立足于一方,负责对当地族众的监察与考核,同时为当地族人提供外在联络通道,外来的宗亲在本地站点提供信誉担保的条件下寻求外在站点的帮扶。站长只是我们联络的纽带,无义务提供任何经济性的资助,也无权力向对方提出经济性的索求。
四 成立“宗族联络站社团”的意义
联络站的建立,对于符氏大家族来说,无论公益事业,还是宗亲个人的商业拓展都将是一个重要的帮手。当然联络站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仓促上马。我们不求一步到位,只愿步步推进,稳打稳扎;不求必须跟进,只愿受惠其中,步步跟进;不求人人加入,但求广结良缘,具备要领者融入;不求地地有站,但愿有我宗亲定居者,都能体味“我姓符,我幸福”的温存。
五 成立符氏宗族联络站发起人:
新加坡 符绩熙 马来西亚 符永光
江西 符垂华 山 东 符林静
江苏 符孟标 广东佛山 符正程
山西 符台 北京 符瑞林
河南
陕西 符永利 安徽怀远
安徽庐江 符义勋 浙江 符志敏
福建 符永乐 广西 符征松
贵州沿河 符宁军 贵州六盘水 符号
湖南 符文伟 四川 符云俊
我们再次呼吁家族有志之士,共襄盛举,共谋进取!如果您能取得一方认可,并能具备现代通信技术能力,您的融入,将会成就家族一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