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40多岁的符有多是位“老猪倌”,2003年,儋州市养猪产业做大,猪仔需求量增加,他便开始养殖母猪...
近日,儋州市大成镇明德村村民符有多家的母猪又生了一窝猪仔,一共10头,个个精壮,大小整齐。
40多岁的符有多是位“老猪倌”,2003年,儋州市养猪产业做大,猪仔需求量增加,他便开始养殖母猪。符有多说,过去母猪是通过自然交配,养公猪不仅增加成本,生下来的猪仔也是良莠不齐。
“这几年,政府在村里推广人工授精技术,我们不用再花钱养公猪了,只需要花10元买一份猪精液,并且生下来的猪仔个个顶好,成活率高很多。”符有多说,他家养了15头母猪,每年可产猪仔300多头,去年他家就有9万多元入账,除去成本,纯利润也有5万多元。
“科技好啊!”符有多一直感叹道。这位手上长满了老茧的农民,最喜欢往村里的农民书屋里跑,因为那里有生财富的秘诀——科技。符有多认为,科技就是降低了成本,还
提高了产量,生产出来的粮食瓜菜也更安全。
现在,在儋州市农业技术服务推广中心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科技开始与农民生活发生联系。用符有多的话说,插秧割稻谷有机械来帮忙,水稻、瓜菜用上了配方肥,以前就地烧掉的秸秆也可以当肥料还田了,灭虫不再用化学农药,改用灭虫灯和生物农药了。
“党的十八大正在召开,报告中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作为农民,我们很开心。”符有多说,也没啥要求要提,就是期望以后有越来越多的科技走进农村,让我们种出更多更好的粮食,养出更多更好的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