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铜板带厂边部剪电控室,只见头戴黄色安全帽、一幅黑边眼镜,看似文质彬彬的他,正全神贯注地在一台笔记本电脑前忙碌着。尽管眼角布满血丝,但神情依然专注。他就是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铜板带厂自动化室电气高级技师符世宇。
符世宇主管铜板带厂成品车间7台设备电气系统的维护和维修,是铜板带厂不可多得的“电脑专家”。
精心维护和抢修这些现代化的数字控制设备,是他每天的工作内容。面对来自设备“大脑”系统维护的各种挑战,要保持设备神经中枢系统的良好运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无论哪个细节程序出现疏漏,整个设备就会面临瘫痪。一旦设备开卷没张力、程序无法启动,就会影响产品的精度,甚至造成废品。
今年4月份,铜板带厂新上了一个项目,需要恢复使用一台带材自动包装机,挑战艰巨,任务繁重,符世宇毅然挑起重任。因设备报废数十年,设备程序控制器严重损坏,机械性能也年久退化,种种千头万绪让符世宇冷静下来,条分缕析开始着手研究。可是刚一启动,设备又状况百出,实在令人大伤脑筋。符世宇便同班组成员一道,全力钻研查找问题,分清主次顺序。先后进行了重新编写程序,调试变频器,恢复线路等棘手的工作,连续工作了十多天,终于付出有了结果,符世宇班组顺利激活了带材自动包装机的运行机能,也为厂节省了大量的采购成本。
电脑分为硬盘与软盘,符世宇则肩负着设备“大脑”的软件,属于操作终端,遥控着设备的高效运行。鼠标轻轻一点很容易,可要点到位不容易。
要点准位置,破解设备“病”因,符世宇要迅速在大脑内搜罗信息、辨别、筛选、调试,分析,环环相扣,借助计算机与自己的理论知识,既要保证信息输入精确,适应高强度的逻辑运算,也要熟练操作自动化程度高的电气设备。
点击要迅速且认真,出现信息时,要及时存储,数量之多,需要大脑能够承受高负荷的任务,做好详细记录与整理,以备下次出现类似问题时能够轻松应付。
他负责设备的软件维护,常常提醒自己“视野要广”。“电子化设备更新换代速度快,自动控制精度要求高,必须适时更新信息,大脑的存储内容才需不断适应新变化。”符世宇说。
“十年磨一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一名普通的电工,到一名整天同电脑程序打交道的电气高级技术师,符世宇十年磨一剑。
每天业余时间,符世宇在自己购买的电气书海中寻觅,在网校上查阅资料,不间断地自我“充电”。
在十年的时间里,他系统地掌握了电子技术、数字电路、自动控制、PLC编程等专业技术知识,并将庞杂的理论知识同工作实践相结合,不断扩展和延伸工作的广度与深度,驾驭了很多设备操作技能。
“十年磨一剑”,符世宇早已从一名普通的电工成功逆袭成为电气高级技师。“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符世宇勤学苦练,练就一身过硬的技能本领。
深处“高端区”就是不断迎接不可预期的挑战。2012年初,公司采购了一台数字控制边部处理机。在设备调试安装直至生产就一直不正常。符世宇很不解,德国进口设备怎么到洛铜就“水土不服”了呢?每天他穿梭在设备与电控室之间,上下班也不规律,翻开英文版说明书,吃透制作原理后,将问题锁定在系统设计上。
他怀疑参数设置存在不合理性,遂尝试更改了设置标准,竟然调试成功,让设备欢快地运行了。这一难啃的硬骨头耗费了大约4个月之久,符世宇破除洋人先入为主的设计束缚,大胆地怀疑与实践是他成功的秘诀。
“对于边部处理机下的心血最多,它就像自己的孩子,要严格与爱护并重。”符世宇指着机器说。
待命24小时
高级技术师不是纸上谈兵。电话铃声一响,就是符世宇的上场时间了。他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往现场,尽快处理设备故障为生产赢得时间。
“半夜零点后,从梦中被叫醒是常有的的事。”符世宇告诉记者。
去年六一节期间,早已同10岁的女儿约好一起去公园游玩,可刚一步入公园门口,电话就响起来,符世宇深感内疚。
“爸爸快去吧,早点回来,别太累了。”女儿早已习惯了父亲。符世宇摆摆手离开了,解决完问题时,天色已晚,当符世宇拖着疲惫的身子赶回家中时,女儿已经进入了梦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2006到2008年,符世宇连续三年荣获中铝洛铜维修电工技术比武“首席员工”称号,2006年,在全省“建功十一五技术创新竞赛”中被,他荣膺“河南省百名职工技术英杰”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