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确墓园修缮竣工,合族誌庆!符立强、符含通宗长向我约稿,要我写一篇东西发表在纪念特刊上,这是各位长辈对我的信任和期望,我不胜惶恐。作为符确27代孙,我也有责任和义务对他的生平事迹作一些考证和追忆,特别是他清廉、正直、为民的做官精神和诚信忠厚、潜心教化、造福桑梓那样大公无私的做人精神更是我们现代人学习的楷模。
符确(1068-1140),字坚石,北宋末年昌化赤坎人,宋大观三年(1109年)考取己丑科贾安宅榜进士,官拜承议郎,任韶、化二郡太守。符确是公认的自隋朝开始科举取士以来,海南考取的第一位进士,可谓“开琼甲第”,“珠联海甸、笔破天荒”。这是符氏族人的骄傲,也是全体海南人民的自豪。即使在现代,文革前的五六十年代或七七年恢复高考后,一个村子考上一位大学生,都举村同庆、摆宴祝贺、名扬乡邻。何况符确当时考取的是海南第一进士,名副其实的海南状元,相当于考上北大清华了,其欢庆的热烈程度和带动海南学风的重大意义可想而知。
符确是符氏始祖雅公第49世孙,符雅本姓姬,黄帝轩辕氏及周公姬旦之后。公元前230年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灭鲁,
据本人考证,符安会符确父子之所以一路向西向南迁移,主要是追求两个人生目标,一是求学,二是求仕。符确自幼聪慧好学,勤读好问,父亲觉得他是一颗读书的好苗子,就供他在当时学风最盛、接受中原文化最早的琼山地区求学。1097年,他们听说宋代大文豪苏轼苏东坡被贬到海南儋州,就义无反顾迁往儋州找苏东坡登门拜师。
宋绍圣四年(1097年),唐宋八大家之一,62岁的苏东坡谪居海南儋州。他随遇而安,甘居陋室,顽强生存,而且体察民情,潜心创作,留下了他一生中最登峰造极的许多诗歌词赋文章,仅诗歌就写了一百七十四首。他还热心教书劝学,传播中原文化,教化百姓,培养了符确、姜唐佐等一大批勤于求知的学子,更是带动了海南一股读书学文化的热潮,深受海南人民的敬仰和爱戴。前不久,本人专程前往儋州市中和镇参观了东坡书院“载酒堂”。感觉院内青松翠柏,古树参天,奇花异草,环境非常优雅。在苏东坡学生名录中,海南第一进士符确头一名跃然榜上。仔细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