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平昌县云台镇碗山村“第一书记”符玲,该村群众赞不绝口,说她工作务实,处处为老百姓着想,他们打心眼儿里服。日前,笔者专程到碗山村采访,发现对村民的那些夸奖,她的确当之无愧。
身板娇小但并不娇气
符玲现年33岁,是平昌农业局饲草饲料站副站长。2015年6月,局党委决定下派她担任碗山村的“第一书记”,负责精准扶贫工作,符玲毫不犹豫地接过了担子。去年6月8日,带着局里给她置办的床单、被褥、锅碗瓢盆、烤火炉等 “嫁妆”,符玲来到碗山村这个小山村正式上任。
冷不丁来到陌生环境,农村出门爬坡上坎,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符玲回忆说:“刚开始,确实有些不适应。”到村报到后的第二天,符玲便一头扎进工作中,走东家、串西家摸底了解贫困状况。
6月的天气已开始酷热,阵阵热浪袭来令人够呛。符玲在村里转没有少流汗,腿脚也酸软。单位同事担心她吃不消、挺不住,符玲却说,既然组织下派她到农村开展扶贫工作,是对她信任、也是激励、更是鞭策,乡下苦是苦点,让她得到了锻炼。为了方便工作,她上任前,专门买了几套适宜农村穿的衣服和胶鞋,自进驻到碗山村,她就告别了裙子和高跟鞋。
“别看我这个身板儿是娇小了点,可我并不娇气。”去年夏天,村里实施硬化工程,完成了两条总长
因为高温暴晒,符玲脸上两次被晒裂还脱了皮,经过医院治疗才痊愈了。
心系百姓被称“热心肠”
符玲到碗山村时,在村民大会上向全村老百姓庄严承诺:绝不搞特殊,绝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绝不图任何回报。
为了精准扶贫准确无误,逐户调查摸底,10多天时间,符玲就把全村走了个遍。晚上整理资料到三更半夜,翻来覆去核对表册,无一疏漏。
符玲和蔼可亲,很快和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大家有难事或有什么心里话,都爱给她讲,被群众称为“热心肠”。今年1月中旬,符玲的父亲患病,她陪着父亲到重庆检查后要留院观察,但她因为工作不得不回家。刚到重庆火车站,她就接到碗山村村民张健的老婆打给她的电话,说是张健骑摩托与一辆小车相撞,大腿受伤严重在县医院救治。到了平昌站,符玲一下火车就直奔县医院去探望张健,并塞了300元钱给张健,叫他安心养伤。
从机关到最基层工作,虽然品尝了酸甜苦辣,但让符玲欣慰的是,她已“嫁”到了碗山村这个大“家庭”。她说,现在这里就是她的“家”,人亲、山亲、水亲,她很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