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历史,符姓始祖究竟来源于何地?这恐怕是我族后裔中绝大多数人都想探究并弄清楚的问题。
“符”字在《辞海》中的原意解释是:“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的凭证,以竹木或金玉为之,上书文字剖而为二,各存其一,用时相合以为徵信。”后来出现的如“符合、符命、符号”等多个词条,都源于符字原意的引伸。
从相关材料得知,符姓族人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后代辐射散居在全国各地,有的甚至远居海外。2007年从新华网查得:符姓人口在全国有100多万,约占汉族人口的千分之四,国外符氏人口约30万,约占国外华人的百分之一。
听老一辈的人说,我们的祖先来自“南京应天府,大坝柳树湾”。这话已深入人心,现值得考证。因历史及文化等因素所限,符氏每一分支后裔不可能都有完整的族谱,记录下自己家族的迁徙发展变化历程。在这种情况下,当认真考证祖籍来源何处?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人都无法做肯定的回答。是的,我们周围村屯确有来自南京的,钟秀“南京屯”的起名就与此有关他们有自己的家谱作根据。但是,那是其族姓的事,与符姓没有直接的关联,我们不要陷入穿凿附会的泥淖而人云亦云。
为了明辨真伪,分清传说与史实之误,得先了解一下相关的历史。南京,古称建康,也叫金陵,元朝时叫集庆。朱元璋1368年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朝之初,定都应天府。正统六年(1442年)迁都北京后,改应天府为“南京”。当年作为明朝都城的应天府,的确有一个名叫“柳树湾”的地方。它的位置在皇城的南面,是京城的一处规模较大的演兵场。而在它的附近,驻有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等衙门。不远处还有当时最高的军事机构“五军都督府”。可以想见,这样重要的政府首脑机关所在地,是普通平民百姓绝对不可以随便建房居住的地方。所谓的“来自南京应天府,大坝柳树湾”纯粹是当时入滇军人自诩的说法。当时皇帝在“柳树湾”演兵场检阅傅友德、蓝玉、沐英所率的平滇远征军后,就是从这里开拔的。军人主要来自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湖北等若干个省份。现今入滇的汉民后代却把当年军队的出发地说成是自己先祖的祖籍地。如果了解这段历史,就不会再附和“我们的先祖来自南京应天府大坝柳树湾”之说了。
《姚安县志》里有这样一段话也可以佐证:“汉族虽有自汉武及唐初,均有迁流入姚。故自沐英留镇,屡徙大姓以实滇,滇人乃多华族。长江上下各省,迁入者甚多。然必人人自矜,如《滇系》所云”。“我来自江南,我来自南京,则诬矣,全滇有然,姚邑亦何独不然”一针见血的指明了滇人中因其祖先由于平滇,把由应天府从军征镇滇这件事情说成祖籍南京,明显有误。这是滇人中长期普遍存在的一种误传和误解。
在建水县西庄镇团山村,张姓家族也在说,“祖辈来自南京应天府大坝柳树湾,为争米汤充军到云南”。现当地人已确认这是误传。建水县志办主任杨峰为考证“明朝将士屯军建水来自大坝柳树湾”的说法,曾于1983年亲到南京大坝柳树湾,经考证得知,那是一个小村子,明代来建水屯兵上千,这样的小村子不可能有这样多的兵员。但此类说法在云南较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