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氏宗亲网 (简体|繁体)
网站首页 | 寻根联谊 | 海外符氏 | 浙江符氏 | 海南符氏 | 湘川渝符 | 琅琊符氏 | 河南符氏 | 江西符氏 | 江苏符氏 | 陕西符氏 | 山西符氏
广东符氏 | 广西符氏 | 东北三省 | 港台符氏 | 云贵符氏 | 安徽符氏 | 宗彦贤达 | 家乘谱牒 | 研究争鸣 | QQ文化空间 | 留言板(限百字) |
符氏大事年表 | 符氏世系表 | 符氏的由来 | 符氏堂号 | 符氏辈份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美文佳作 >> 内容

山东省郓城县唐庙乡符楼村符氏简介

时间:2016/10/18 15:22:07 点击:

  核心提示:郓城县符楼村,符氏聚集地之一,地处山东省水浒文化的故乡。从本村的村碑石刻记载看,本支符氏宗族乃迁自明初山西洪桐县的老鸹窝,定居于此已尽六百五十年的历史...

郓城县符楼村,符氏聚集地之一,地处山东省水浒文化的故乡。从本村的村碑石刻记载看,本支符氏宗族乃迁自明初山西洪桐县的老鸹窝,定居于此已尽六百五十年的历史。自迁徙至本地以来,本宗族也秉承了先祖的“忠厚传家”、“诗书济世”的遗训,耕读兼备,修身齐家,虽历经乱世,但生活还算安逸。加之本地地处孔孟之乡的腹地,颇重礼俗,民风淳朴。而今,随着外界的开放、改革,本地族人也不甘落后,迎朝阳、沫春风,在各行各业中已方显身手。

据估算,本地族人400多口。由于本地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地势平坦,土地资源肥沃,所以本族人多以务农为业。现虽不再见那种古老的“男耕女织”田园生活,但本族人仍坚守着勤劳持家,开源节流的良好风俗。与周边村庄相比,本村更具有独到的人文、水利资源。自建国以来本村族人中获得有高等学历的已不下百人,他们不仅是国家的栋梁,社会的脊柱,更为本村的文明开化带来了活源之水;而且不仅是在教育方面,在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中,也不乏族人的名姓,他们多不具备学历,但却拥有着纯熟的经验,符氏的兴旺自是离不开他们。至于水利资源方面,熟悉本村的人无不羡慕不已,古老的赵王河自西向东,环村而行,很有龙盘之势,而且是沿河两岸龙气最旺的地段,一年四季见其断流,唯在本村不见其干涸。“水性使人通”,在赵王河的惠泽之下,本村宗氏自是受益匪浅,免了涝淤之灾,又能减缓干旱之苦,在河水的灵性中成长起来村中族人自然不会落后于人。如今,新成长起来的一代年轻人,更是云帆直挂、长风破浪,已以一幅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在农村,已不在是那种传统的“一年两头靠”,忙着种、等着收的局面;而是蔬菜大棚基地已成规模,科学养殖,深加工、跑运输,已成链锁;更有者走出家门创世界,这也已不再是高等学历的专利,新一代的年轻人凭着他们的聪明才智,挥着族人的优良本性,学着赵王河水的韧劲,迎着族人的光辉业绩,走南创北,披荆斩棘,他们为自己、为族人们开辟了新的天地,树立了新的榜样,政界、商界、部队、新闻业、建筑业、技师、领班、主管……,许多祖辈想都不敢想的领域、颠峰,如今都已在年轻一代的脚下。

长江后浪推前浪,相信年轻一代,相信他们就是希望之歌!今天这里的符氏宗亲,已以空前的姿态、最好的队伍做好了最充分的准备!俱往矣,还看今朝,今日的龙盘之地也是分外妖娆,日东高速(日照-东明)跨村而过,巨野煤田――华东的最后一个、也是最丰富的一个资源――的机器轰鸣声村中已能听到,现在我们脚下就是财富,地下就是黄金。时不待我,失不再来,相信年轻一定能抓住机遇,把握时机,建设好我们的家园,壮我族人,扬我伟名!

2007年6月 随笔

作者:符孟标 来源:山东郓城
二维码分享:
山东省郓城县唐庙乡符楼村符氏简介

  • 上一篇:忆 符 确
  • 下一篇:没有了
  • 关于我们 | 系统介绍 | 使用说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商城
  • 符氏宗亲网 (简体|繁体)(www.fuclanweb.org)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承办:符氏文化研究会 Email:fushiwenhua@163.com 站长QQ:17658226 苏ICP备08107093号
  • Powered by 乐享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