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继承遗志,奋斗不息
陈梅卿——符克烈士夫人,出身贫苦,是一个贤妻良母,一个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和劳动模范。几十年如一日,奋斗不息,忘我劳动,为党为人民做出了非凡的贡献。
1939年2月日本帝国主义者侵犯琼州,她从故乡携带三岁的独生女儿符曼芳,随中央海外工作团来到越南。这时,全国抗日战争已进入第三年了。中共中央已发出了《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日战争胜利而斗争》的伟大号召,全国四万万同胞,动员起来,同仇敌忾,投入了伟大的抗日战争。各国的广大爱国华侨,都时刻关注着抗战的发展形势、前途和命运。正在这时,符克同志已在越南(西贡)华侨和华人中广泛开展了抗战救国活动,创办华侨青年工人夜校,发动爱国侨领支援抗战,组织琼侨社团和职工学生群众学习毛主席的《论持久战》等,不断提高广大爱国华侨的思想政治觉悟,自觉自愿地参加到各种抗日救国活动中去。在这基础上,组织华侨回乡服务团回国抗战。陈梅卿深受教育,毫不犹豫地投身到各种抗日救国活动中去。她虽然没上过学堂,但凭她的阶级觉悟体察到了丈夫的抗日活动是有意义的。在生活和工作上,全力以赴,协助和支持丈夫。同时,她和广大华侨、兄弟婶嫂一道,忘我地积极参加“卖花”、“募捐”等抗日救国活动。
为了跟随符克率领的琼崖华侨回乡服务团,参加琼崖人民的抗日战争,她于1940年8月,毅然携带女儿由越经港返回故乡。这时,符克和回乡服务团的战士们,已经在烽火连天的残酷的抗战前线,英勇搏斗,浴血奋战。不幸的是,当她和女儿刚回到家乡时,突然传来噩耗:符克同志被国民党顽固派杀害了。她最最伤心的是丈夫全心全意为了抗日救国,放弃海外舒适的生活,不是牺牲在日军的刀枪之下,竟然死在国民党顽固派的手中。在党的教育和乡亲们的鼓励帮助下,她化悲痛为力量,继承遗志,直接参加到抗战中去。1942年,在琼崖人民抗日战争处在最艰难的岁月里,她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组织,是个地下秘密党员。她曾任文昌县公坡乡的妇救会主任。担任党的地下交通员,站岗挖洞,掩护和安藏我县、区、乡地方党政的工作同志和武装战士,经历了复杂和艰险的斗争,为当地的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和巩固,发挥了自己应有的积极作用。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又挑起了内战,蒋介石派四十六军入琼,疯狂进犯我解放区;1946年8月国民党四十六军大部撤走后,广东省国民党当局从大陆调派保二、保三、保四、保五等四个保安总队来琼,并委任蔡劲军为广东省第九区行政专员兼保安司令,负责海南的行政工作和指挥琼崖国民党军队,继续打内战。蔡劲军上任后,迅速制定了对我军“重点进攻”的计划,实行“十家联保”、“五里为堡”的所谓“堡垒”战略,吹嘘要在六个月里消灭我琼崖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1947年底,国民党军队对昌洒、公坡等解放区,不分日夜进行扫荡,大肆掠夺民财,屠杀无辜群众。1948年春节前夕,公坡乡定田村进步青年农民王弗华被国民党杀害了,激起了广大民愤。在此期间,陈梅卿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与群众斗争活动。
1952年春,家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以“清匪反霸,减租减息”为中心的“八字”运动。土改工作队进村时,陈梅卿主动向工作队反映了本乡村情况,帮助宣传发动贫下中农参加农协,开展对敌斗争,分田分地,比较顺利地完成了土改运动。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中,她不但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且带头捐献了自己的金银首饰,为支持抗美援朝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1951年初,陈梅卿怀着忠贞和哀思的感怀,为了缅怀和纪念符克烈士,自行筹措从勤俭节用中的几百元,以及文昌县人民政府拨给“烈士抚恤金”300多元,在故乡——昌洒乡东泰山村东边公路的高坡上,建筑了一座“符克烈士纪念碑”。中共海南区委员会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冯白驹将军、海口市长符思之、文昌县正副县长杨中民、李光邦,以及陈少柳、陈梧琴等一批老同志挥笔题词。
为了参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陈梅卿同志于1956年离开了家乡,由海南行政署劳动局分配在海口市海口罐头厂做工。几十年来,她忘我劳动,任劳任怨,处处起表率作用,发扬了烈属和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积极参加增产节约运动,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她在原料工场是生产能手,创造日劈椰子3000多个的最高纪录;在担任保管员工作时,她一人做了二个人的工作,除日间上班外,夜里生产车间要领料时,随叫随到,从未计较上班还是下班的时间。她经常利用公休假日或工余时间,把已经用完了的空油桶(罐)先后放在仓库里,然后一个一个地倒立起来,让沾在油桶或罐内壁上的油一点一滴地流注出来,或用毛巾、布料吸收了余油,再从毛巾或布料上撤出油来。同时,还利用各个不同季节,用烘干或晒热后,使空油桶至少回收二、三两油。就这样,日积月蓄,每年都为厂里回收油料数百斤,为国家积累了物质财富。在出卖旧玻璃瓶时,她不怕麻烦,将各种玻璃瓶好的破的分开来,好的按好的价格出售,破的才当破碎玻璃出售。在出售旧锡铁罐时,她将每个罐的封口锡剥下来,按锡价出卖,一年增收不少钱。每逢假日,她还主动报名参加保卫值班工作。全厂职工都称她为生产能手,红管家,并连续三十多年获得了广东省、海南区、海口市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1976年打倒“四人帮”后,陈梅卿被海口市委特邀赴北京瞻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遗容。她现在已是八十高龄的白发老人了,但还经常关心工厂的情况,厂的领导经常用她的进步思想和事迹教育职工。每年开总结会议都邀请她回厂参加。陈梅卿是一位继承先烈遗志、奋斗不息的革命烈属、华侨爱国者和普通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