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氏宗亲网 (简体|繁体)
网站首页 | 寻根联谊 | 海外符氏 | 浙江符氏 | 海南符氏 | 湘川渝符 | 琅琊符氏 | 河南符氏 | 江西符氏 | 江苏符氏 | 陕西符氏 | 山西符氏
广东符氏 | 广西符氏 | 东北三省 | 港台符氏 | 云贵符氏 | 安徽符氏 | 宗彦贤达 | 家乘谱牒 | 研究争鸣 | QQ文化空间 | 留言板(限百字) |
符氏大事年表 | 符氏世系表 | 符氏的由来 | 符氏堂号 | 符氏辈份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宗彦贤达 >> 内容

符伟国:血管腔内“拆弹”

时间:2013/5/26 8:43:46 点击:

  核心提示:符伟国,医学博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人。1985年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医学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1991年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毕业,获博士学位。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复旦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副所长。全国中华外科学会中青年委员。上海普外科学会委员。中华外科...

现实生活中总能听到这样的悲剧:40多岁的中壮年男性原本身体不错,却突然出现胸背部剧痛,未送到医院时已告不治。造成离奇猝死的元凶是一种容易被忽视的疾病——主动脉夹层。它好比主动脉上的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很可能要命。

如何才能在人体的生命线上拆掉炸弹50岁的符伟国是这方面的高手,他不是硬生生地切除动脉瘤,而是取道大腿根部切口,将支架送到血管内,修复动脉瘤就行了。

作为中国第一个血管外科博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主任符伟国在国内率先将血管腔内微创治疗的理念引入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中,使手术死亡率从40%降低到1%,创立了一整套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规范,推广至全国125所大型医院。

最近,符伟国刚刚获得2011-2012年度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他说,血管外科从巨创、到传统与微创复合,再到微创,最终目标是无创。我们这一代就是要把微创治疗做到极致,随着基因、干细胞技术的发展,我们的下一代将会进入无创时代。

人体的主动脉就像一条管道,承担着向大脑、心脏、四肢输送血液的重任。在这条人体生命线上也可能发生恶疾,比如腹主动脉瘤,它其实并不算是,而是腹主动脉壁的扩张膨出,逐渐增大,一旦破裂出血,极可能致命。这种疾病尤其青睐老年人,起病时悄无声息,以往因为没有人工血管而令医生施救无方。

直到1951年,法国人发明了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手术,无需将动脉瘤完全切除,只要在阻断动脉瘤近远端血流的基础上,把动脉瘤体前壁切开,将人工血管植入缝合就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工血管技术进入中国,使传统手术的死亡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得到明显改善,手术时间缩短为4-6小时,创伤也减少了。这一手术很快在全国大城市医院开展,为现代中国血管外科奠定了基础。

然而,人工血管移植的手术方法仍会留下较大的创伤,对于年老体弱者,手术还有约20%的高死亡率和严重并发症率。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材料学的发展以及治疗理念的更新,血管腔内治疗孕育而生,显著提高了手术安全性。1991年,全世界对腹主动脉瘤首次报道微创手术,医生在患者大腿根部开了3厘米的小口,一个能够压缩的支架型人工血管,从这个小切口顺着血管被送入主动脉,到达动脉瘤处自动张开并卡住,造成一个新的血管通道,血流从新的通道流过,不再冲击动脉瘤,从而消除了动脉瘤破裂的危险。

就是这个支架型人工血管,将传统的腔外治疗引入腔内治疗时代。任何血管疾病都可以通过这个方法解决。符伟国拿着一个支架型血管说。这个人工血管直径约有2厘米粗,由能伸缩的镍钛合金丝做骨架,上面附着一层涤纶,捏起来可以变成细细的一条。人工血管移植要打开整个腹腔,就像一个下水管道坏了,首先要把地面挖开,然后把这段坏的管道换掉,再把地面修合。而腔内微创手术,则是在地面挖一小洞,通过地下打一个隧道,就不需要挖开地面了。

然而,掌握这一新技术并非易事,要求外科医生放弃原先驾轻就熟的传统手术技艺,在一个陌生的导管导丝领域中摸索前进。所以,不少外科医生并不乐于如此转型。符伟国却将其视为一次重要的机遇与挑战,看准它将成为今后学科发展的趋势,早于1998年就开始了拓荒研究。

万事开头难,符伟国带领中山医院第三代年轻医生团队白手起家,以腔内血管外科作为主攻方向,以腹主动脉瘤为突破口,从熟悉导管导丝开始,摸索腔内治疗的技术。十年间,他们每天要承受大量X射线,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终于将腔内治疗范围从腹主动脉瘤扩展到主动脉夹层,从而涉及整个动脉系统包括颈动脉、肾动脉和四肢动脉,治疗领域大大拓展。

2000年开始,上海中山医院腔内微创治疗从零开始,目前已经上升到主动脉手术的90%。符伟国已经完成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2093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1288例。与传统手术相比,腔内微创手术时间由平均4-6小时缩短至1-2小时,住院时间由平均2-4周缩短至1周,死亡率和截瘫率分别由24%6%降至1.3%0.4%

作者:身体周刊记者:肖蓓 来源:东方早报
二维码分享:
符伟国:血管腔内“拆弹”

  • 关于我们 | 系统介绍 | 使用说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商城
  • 符氏宗亲网 (简体|繁体)(www.fuclanweb.org)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承办:符氏文化研究会 Email:fushiwenhua@163.com 站长QQ:17658226 苏ICP备08107093号
  • Powered by 乐享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