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6岁的符科放弃广东佛山条件优越的工作,毅然回到家乡,从担任广安市武胜县龙女镇郁马坪村主任助理,到调派代理双柏村主任,再当选为沙河村党支书,4年时间,田间、地头、农家成了符科生活轨迹中的重要节点。与很多“80后”青年不同,符科的青春时光,没有与恋人在阳光下牵手同行的浪漫,没有与朋友在音乐中放声高歌的豪情,他始终记着群众心中那杆“秤”,默默地把自己美好的青春化作一粒种子,深深地埋在自己热爱的田野中,待到山花烂漫时,这粒种子已然春华秋实,摇曳着收获的希望。
打铁还得自身硬
从两票落选到全票当选,30岁的他成为后进村的“当家人”
沙河村距离武胜县城20余公里,离龙女镇约5公里,地处嘉陵江畔,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然而,在符科到沙河村之前,这个村却是全镇出了名的“后进村”,不仅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发展滞后,群众生活贫困,而且村“两委”还软弱涣散,村民矛盾纠纷不断,群众上访事件频发。
11月8日,记者在沙河村采访时,今年71岁的村民曾举贵首先道出了沙河村后进的原因。“以前个别村干部不为群众办实事,村上经济账目也不清不白,群众意见很大。”曾举贵透露说,以前村上不仅向群众多收了两年的‘提留款’,村民办事盖章还得缴费,村民取钱都要先到村委会交钱盖章,汇取的金额不一样,盖章收费的档次也不同。
“盖章收费在我们村实行了好几年,当时收费的干部说收钱是为了修公路,但后来公路没修,钱也乱花掉了。”提及此事,曾举贵仍感愤怒。他还清清楚楚地记得,去年12月17日,过激的村民把村委会的吊牌、门窗玻璃都砸烂了。
“大家都为村上这个样着急,才站出来反对的。”村民王长福说。
2013年1月,组织决定外调符科等两人到沙河村竞选村党支书。符科深知这是组织对他的信任和考验,他毅然接受了这个安排。1月2日,作为候选人之一的符科来到沙河村参加竞选,群众得知这一消息后,好多人都来看热闹,想看看上面派来的人究竟有什么“三头六臂”。
“还以为上面派了个大能人来,没想到竟然是一个年轻娃儿,哪门搞得下来我们村上的工作哟。”没曾想,符科刚去,村民们就对他投来怀疑的目光,甚至还有村民劝他:“小伙子,我们村又穷又烂,你莫在这里把自己的前途耽搁了!”
“开始符书记来村上时,老百姓都不接受,他一副书生样,我开始也没看起。”沙河村文书杨帮琼说,刚开始,他们最怕的是符科和以前的个别干部是一样的人,还担心让他到村上干只是个过渡,搞不了多久。
果不其然,此次竞选,符科只得到两票,沙河村党支书仍然没有诞生。
虽然落选,符科并不气馁,他反而进村入户,走访群众,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村民对村“两委”不够信任,对未来发展失去了信心。
“正因为我年轻,所以我有充沛的精力和充足的时间来干工作。”“我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我就是想为你们做点实实在在的事。”10天后,符科再次作为村支书候选人参加竞选,在演讲时他说,“请大家放心,我一定把这一届搞满,以后村里的账再不清楚,你们就撵我走。”符科真诚的承诺,感动了沙河村的党员,最终都投了他的赞成票。
“票是投了,他说的兑不兑得到现,刚开始大家心里还是没底。”杨帮琼坦言。
打铁还得自身硬。以制度管钱、管人、管事,村支部书记权力虽小,但还是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符科上任后着重从制度建设、财务管理、村务公开、群众监督等方面对“两委”干部进行约束和规范,并在村务公开栏内进行了公示。“村党支部有没有战斗力,村干部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团结,在处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同时,还将村级财务开支账目打印成表格,分发到村民手中,接受群众的监督,让村民增加对村“两委”的信任。
拿到表格后,村里有几个“好事村民”隔三岔五跑到村支部去查账,“从来没发现有什么问题,村里的账总算让我们放心了。”村民谭明周说道。
村级财务收支情况公开了,干群关系随之密切,村民对村“两委”班子的信任感和满意度逐渐增强,组织软弱涣散得到扭转,村支部重新焕发活力。
干部积极主动,群众自觉行动。符科上任后,沙河村各项工作都得以顺利开展,整个村子的氛围也随之变得和谐了。“符书记才来半年,我们村就发生了变化,现在我们村不‘烂’了。”谭明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