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氏宗亲网 (简体|繁体)
网站首页 | 寻根联谊 | 海外符氏 | 浙江符氏 | 海南符氏 | 湘川渝符 | 琅琊符氏 | 河南符氏 | 江西符氏 | 江苏符氏 | 陕西符氏 | 山西符氏
广东符氏 | 广西符氏 | 东北三省 | 港台符氏 | 云贵符氏 | 安徽符氏 | 宗彦贤达 | 家乘谱牒 | 研究争鸣 | QQ文化空间 | 留言板(限百字) |
符氏大事年表 | 符氏世系表 | 符氏的由来 | 符氏堂号 | 符氏辈份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争鸣 >> 内容

廉江符氏始祖符须公传奇——符芳公分支研究成果(2)

时间:2014/9/26 14:57:22 点击:

  核心提示:小时候进城市读书,发现整个学校只有我一个姓符的。学了一些历史故事知道一些名人,发现就是没有符氏的。于是,我回村里向一些老人家打听...
二、仕途之梦破灭

明朝科举制度盛行,在父亲符宝的严格要求下,符须兄弟白天习武,晚上读书,希望继承祖先业绩,或者高中状元,或者成为大将军。

明朝初年,由于对待少数民族的策略问题,以致各族叛乱时有发生。考虑家族安全,符宝准备携儿子迁出博白。但此时,爷爷符芳已经去世(葬于博白),二哥符衡(教书先生),也已经结婚,只能留居博白,形成今博白符氏。明朝景泰年间(1450——1457年)父亲符宝携其余五子迁居今广东茂名茂南区姚村,当地有一林氏居住,大哥林雄,其妹嫁与符须的大哥符琼,后来形成一武装团体“林符会”(以林氏七兄弟、符氏六兄弟为骨干)。由于明朝对西南少数民族采用武力政策,引起反抗,天顺末至成化初年间,两广地区瑶民侗民叛乱不止(即著名的两广叛乱)。林符会协助当地政府平定混乱,林雄(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与符琼(1468年)先后战死沙场,同葬于广西北流市白马庙附近。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高州知府孔镛立义壮祠祭祀林雄符琼,勒石刻碑来宣示他们的功绩,同年十月十四日,明宪宗皇帝赐节武将军符琼牌匾“义勇忠烈”。左都御史韩雍、广东巡抚陈濂等诸人撰写挽联拜祭。每年抽母鸡岭等六村岁谷三十石用于清明时节祭拜林符二墓;又岁征石鼓墟地租一千文给林符子孙置办祭礼,于十一月二日,由高州知府率领士民、林符后人、会丁致祭义壮祠。林符后人世袭千长。符须与三哥符清(今吴川符氏始祖)、五弟符博(今海南文昌符氏始祖)、六弟符斌(今雷州符氏始祖)⑥亦参与战斗,后在战斗中失散并分居他方。符须的仕途之梦亦宣告终结。

三、农工商者

1468年,符须战斗至今广东省廉江市石城镇谢鞋村(明成祖期间出一举人杨深,皇帝赐他一双鞋子,取名谢鞋村,村中有一山叫谢鞋山),因见谢鞋山乃一风水宝地人杰地灵,选择留居此处。后符须与该村一女子(杨氏)结婚,生有二子,以后逐渐形成山车村(暗喻“车到山前必有路”,符须将新村起名山车村)。

自从,符须一家以农业为主,并在闲时从事手工业与商业,以打铁(铸造刀剑和一般工具)和做花生糖出名⑦,经常把这些拿到今天石岭圩出售。由于符须文武双全,也经常教育孩子习武与读书,山车村逐渐在周围村落美名传播。但符须也逐渐觉得此地无法成就大气候,其子孙难以成就大事业。后来,符须买花生糖到达雅塘镇陀村,因为觉得该村风水较好,与一丧夫之妇(李氏)再婚,从此留在陀村。该村姓罗,该妇人原来生育的孩子姓罗,符须公没有改姓,但他与李氏又再生的孩子也从姓罗,即入赘。因此在今天山车村,只有祖婆坟(杨氏,葬于谢鞋山一山顶),没有符须公祖坟。符须公祖坟现在陀村,前些年我村兄弟前去了解,知道大概的位置,但罗氏兄弟隐瞒,有待查证。所以到今天,符须公的后裔有符氏和罗氏。

符须在山车村与杨氏生有两个儿子,长子道文留居山车村形成今天上、下山车村符氏,次子同元后来寻找父亲至今天龙湾留居当地,形成龙湾符氏,之后又有后裔迁出各地。今天符须的符氏后裔大概有一万人⑧,辈分延续二十多代⑨。大概在清朝,山车村符氏宗祠建立,大门横幅:符氏宗祠,对联为“遵万古圣贤礼乐,序一家世代源流”,厅堂联横幅:“琅琊郡”,对联为“脉衍琅琊支派远,香绵俎豆孝思深”,左有“左昭”,右有“右穆”。每年冬至为祠堂祭拜节日,符须公后裔的代表从各地赶回,热闹非凡。

备注

今天这一分支的统一名称叫符芳公分支。我与各地宗亲探讨,我祖从福建莆田迁出,经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县珠玑古巷,最后到达今广西博白(有说先到广东茂名),1468年六兄弟分散各地。分支名称若叫博白分支或者茂名分支,都只局限今符衡二公或者符琼大公后裔一支,所以不妥。分支名称若叫符敬宗分支,但符敬宗的传说只在廉江族谱中记载,其人是否存在成疑,所以不妥。至于说到叫桂东南粤西分支亦不妥,因为符博五公的后裔分布在今海南文昌、会同等地,不能忽略他们,虽然现在与他们还没有取得联系。我曾经考虑叫桂粤琼分支,但范围太大不适合。综合五地族谱(海南符博五公后裔尚无法联系),符芳是他们统一的祖宗名字,所以统一叫符芳公分支最为适宜。

②至于是否存在符敬宗其人,现在已经无法查证。我在查找线索的时候,发现此线索来自我村二世分支龙湾符氏族谱。同时,关于珠玑巷胡妃的故事,我查实它是南宋末年发生的故事,以前的珠玑巷在唐朝叫敬宗巷,唐敬宗(唐朝皇帝)死后改为珠玑巷。所以如果没有符敬宗其人,我估计是符芳公的后裔为了纪念迁移地点珠玑巷。

③在廉江符须公后裔的流水册中有记录符须公的父亲叫符宝昌即文中的符宝,爷爷符德芳即文中的符芳,太上祖符敬宗一说法。但在今天其他五地族谱中均没有符敬宗一记载,符须公的父亲写符宝,爷爷写符芳,但琼、衡、清、须、博、斌的名与字皆同,所以他们是同属于一个分支的。

④迁出福建莆田的时间,如果存在符敬宗其人,发生在元末明初洪武年间是合理的。但如果没有符敬宗其人,那么根据广西博白符翊轩的推断应该是明初洪武至明朝成化之间。

作者:符斌 来源:符氏宗亲网
二维码分享:
廉江符氏始祖符须公传奇——符芳公分支研究成果(2)

  • 关于我们 | 系统介绍 | 使用说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商城
  • 符氏宗亲网 (简体|繁体)(www.fuclanweb.org)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承办:符氏文化研究会 Email:fushiwenhua@163.com 站长QQ:17658226 苏ICP备08107093号
  • Powered by 乐享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