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写《四川武胜•符氏宗谱》时,我们收集到符礼源宗亲提供的家藏老谱,这本谱书系毛笔手写本,
尝闻国有史,家有谱,其理一也。夫家之有谱,犹木之本,水之有源也。源远则流长,本固则枝茂。人之祖德深厚,子孙未有不繁衍者矣。吾祖之德其积厚有素,闲尝稽诸史籍,鲁自顷公(之孙)雅,仕秦为符玺,因以为氏。则符固文王之胤,圣人之裔也。降自东汉,世称巨族。数传至晋,蒲洪之孙,坚,生时背有艸付字,遂改姓为符。坚,为人刚方自持,勇畧过人,常(带)甲数万与晋兵相持,常云:投鞭足以断流,则符固晋代之豪杰也。其后谋贻燕翼④,克绍箕裘⑤,英杰伟器⑥,人才辈出。
吾祖籍原系江西,闻楚地人民遭厄,遂弃江西而迁荆楚,择地湖南衡州府衡阳县琅琊郡清花乡铜山里,竹田大王檩背底,瓦子店鹅弓大丘落业居处,耕读为本,至明末清初八大王扰乱西蜀,人民遭劫,地无耕畔。吾祖朝彦公所生六男齐携入川,自康熙五十五(一)年弃楚插占重庆府定远县,今改武胜,岸家坝落业居处,后又买别滩、黑岩头、芭蕉湾等处。其后子孙发达,荣昌继继承承,上能光前,下足裕后,所谓瓜迭绵延,人文蔚起⑦,惟吾符也。迄今由彦祖以上而思,不愧祥呈麟趾;下即世亮公以视,恰合庆衍螽斯。一时见吾族之盛者,鲜不从而诩曰:德弥大者福彌永积,愈厚者流愈光。维时契友刘定汉者,前清邑庠生亦欣欣赞曰:后嗣之繁衍实祖德之流芳也。如不按宗叙谱焉知木本水源,且世远年湮,无以展顾孝思。于是寻从旧谱概为编修,庶几⑧祖德宗功,历千秋而不替左昭右穆,亘万古以维新初。何至睹霜露以滋感慨,揽风水而增悲痛也耶,噫,桂馥兰芳,东汉之祖考早已谋贻燕翼,春享秋祀西蜀之后嗣正宜永报鸿庥⑨。语云: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支派虽繁宗谱不可不序。自有此举,匪特⑩本源不忘,亦能永言孝思,異日设主建祠,祀典崇丰,将见先祖是皇⑪,祀事孔明⑫而不替,孝孙有庆,自介景福⑬以无疆矣,是序。
(民国十六年丁卯岁十一月十二日后嗣本立编修)
继程公(1878-1931)(摘录于老谱):
世亮之孙代学公之长男也,号本立。原命生于光绪四年戊寅岁冬月十七日,申时赋生。重庆定远县升平里龙头寨杨家沟生长人氏。其人赋性温良,德秉谦恭,宗族称其孝,乡党颂其悌。幼读儒书未遂青云之志,长勤农业,颇知稼穑之艰,中年弃儒学医,精雷公岐伯之术。学问深熟,有卢医扁鹊之能。远近驰名,活人无算;学深孔孟,医通中西,真有仲景之遗传。其余杂症医犹同仁,唯有伤寒疫症、妇科小儿科等非常之妙,迎请者终日不绝,逢场时候医待先生者亦甚济济,甚至代方治病闻名却疾者亘复不少,至于卑躬折节,礼贤下士,课耕课读,兴家创业犹公之余事耳。德配邓孺人,亦极慈惠,生子四人:联科及第。
注释:
①有素:本来具有﹐原有,由来已久。
②胤:继也,嗣也
③坚:前秦世祖宣昭皇帝苻坚(338年-385年10月16日),字永固,又字文玉,小名坚头,氐族,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人,十六国时期前
④谋贻燕翼:燕:安;翼:敬;贻:遗留。原指周武王谋及其孙而安抚其子。后泛指为后嗣作好打算。 《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宋史·乐志九》:“权舆光大,燕翼贻谋。
⑤克绍箕裘:西汉·戴圣《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克:能够;绍:继承;箕:扬米去糠的竹器,或者畚箕之类的东西;裘:冶铁用来鼓气的风裘。比喻能继承父、祖的事业。
⑥伟器:大器。谓堪任大事的人才。
1、《后汉书·郭太传》:“林宗见而谓( 黄允 )曰:‘卿有绝人之才,足成伟器。’”
2、《旧唐书·王晏宰传》:“晏宰於昆仲间最称伟器。”
3、明 何景明 《寿许司马》诗:“雄姿龙马异,伟器庙廊珍。”
4、清 王晫 《今世说·德行》:“此子才气卓荦,他日必成伟器。”
5、《魏书·高允传》“高子黄中内润,文明外照,必为一代伟器。”
6、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此子长成,必当代之伟器也。
⑦蔚起:蓬勃兴起。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中:“誉麾蔚起,诸生之诵法弥殷矣。”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九篇:“诗之创制,亦复蔚起。”
⑧庶几:希望;但愿。
⑨鸿庥:犹鸿荫。 明 汤显祖 《大司马新城王公祖德赋》:“仰燕翼以遥钦,遡鸿庥而远托。”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禀启附<侯张三府>》:“望切鸿庥,情深斗仰。”
⑩匪特:不仅;不但。《新唐书·杨恭仁传》:“匪特朕得人,乃卿善教子矣。”《元典章·诏令·建储诏》:“匪特敦兄弟友爱之情,实以衍宗社隆昌之祚。” 黄远庸 《政界内形记》二:“记者观之, 赵氏 匪特未必欲代 唐 ,即欲之亦决不能也。”
⑪皇:大,赞美词
⑫祀事孔明:出自《诗经·小雅·信南山》。
是烝是享,苾苾芬芬。祀事孔明,先祖是皇。 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祀事孔明:仪式庄重而有条不紊。祀:祭祀;事:仪式;孔:嘉,美
明:清楚
⑬介福:大福。《易·晋》:“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高亨 注:“盖谓王母嘉其功劳,锡之爵禄,爵禄即大福也。”《诗·小雅·楚茨》:“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唐 杨炯 《唐赠荆州刺史成知礼神道碑》:“公诞保灵和,受兹介福。” 清 方文《吴静腑招同黎美周侯诸子燕集》诗:“荣名何足侈,介福以为宝。”
(符云俊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