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氏宗亲网 (简体|繁体)
网站首页 | 寻根联谊 | 海外符氏 | 浙江符氏 | 海南符氏 | 湘川渝符 | 琅琊符氏 | 河南符氏 | 江西符氏 | 江苏符氏 | 陕西符氏 | 山西符氏
广东符氏 | 广西符氏 | 东北三省 | 港台符氏 | 云贵符氏 | 安徽符氏 | 宗彦贤达 | 家乘谱牒 | 研究争鸣 | QQ文化空间 | 留言板(限百字) |
符氏大事年表 | 符氏世系表 | 符氏的由来 | 符氏堂号 | 符氏辈份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家乘谱牒 >> 内容

豫南唐河符氏族谱

时间:2014/9/5 21:40:43 点击:

  核心提示:大桥符村符姓支脉始祖万鼎公。距今有六百七十多年的历史。元末明初,朱元璋陈友谅在江西南昌一带大战,土地荒芜,民不聊生,为避战乱,万鼎公偕妻郭氏离走江西丰城县,沿路乞讨来带唐南八十里之遥菜坡堰居住,从事农耕,稍有富裕。所生四子,长子召贯,次子召爵,三子召镇(振),四子召祥...

谱序

大桥符村符姓支脉始祖万鼎公。距今有六百七十多年的历史。元末明初,朱元璋陈友谅在江西南昌一带大战,土地荒芜,民不聊生,为避战乱,万鼎公偕妻郭氏离走江西丰城县,沿路乞讨来带唐南八十里之遥菜坡堰居住,从事农耕,稍有富裕。所生四子,长子召贯,次子召爵,三子召镇(振),四子召祥。

大桥符村是豫西南临省边界一农村。北距唐河县城30公里,南距湖北枣阳市30公里。东距湖阳镇3公里。村四周是农耕平原。村东5公里平原之外是桐柏山脉。据传大桥符村名原叫菜坡堰。村南有一条自东向西流水小河,始祖万鼎公之后裔用石墩石条修建大桥,畅通南北。桥两墩三孔,南北长三丈,东西宽近丈,甚是壮观,方圆数十里无可比者。(现今仍在使用),符姓聚居桥北,故名为大桥符,沿用至今。

大桥符村现有2278人,571户,其中符姓482户,1986人。目前本村符姓传至23代。1949奶奶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九十年代以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一部分符姓因招工,参军,求学,务工等原因,计有200余人迁居外地。涉及政,商,教,科,卫,工等领域行业。各自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参天大树有其根,浩瀚江河有其源。古人云:树无根何以茂枝叶,人忘本何以茂子孙。国有国史,家有家谱,敬谱则续谱,上朔其源,可以知所尊,下究其续,可以知其亲。今逢盛世编修族谱,使我符姓今人后人知来龙去脉,不论走遍天涯,何处新生,知自己是何辈何代,以免若爷若孙,若叔若侄,见面不知称谓,聚集亲情。为顺应社会发展,遵循国家政策,体现男女平等,把女性姓名一并收入族谱。

姓氏诸族,组成社会,形成国家。中华诸族,同为炎黄子孙。符氏后裔,自当弘扬祖德,恭效先贤,团结民族,报效社会,奋发有为,为振兴中华而共同努力。

是为序。

林志铭赋

 

黄帝苗裔,文王之后,鼻祖事秦,官居符玺令,帝以官赐姓,符姓由此而始,历经两千余年,后人千万有余。

始祖万鼎,祖居江西丰城,才高声远。时值元末,朱陈大战,蝗旱为灾。万鼎公不愿乱世为官,携妻隐居于此。务农为业,勤俭持家。去世后葬于村东南之墓坟地,时有墓碑数座,记载迁徙历史。坟前祠堂一间,乞丐居内御寒,不慎火焚,基石尚存。

此地原名菜坡堰,隋末唐初,李世民屯兵柳州,命大将尉迟恭敬德于此地垦荒种疏,筑南北九里长堤,引水浇灌,宽初七弓,窄处五弓,每弓五尺,立三碑,六个涵道。菜坡堰由此而得名,至今鞭石犹在。

明神宗在位,年号万历,国富民强,商贾南北来往不断。先祖大安、大用,远他山之坚石,访异乡之良匠,凿石为墩、为梁、为条板。其桥也,南北三孔,东西丈余,高七尺有余,石墩四叠,方石所成,每石重超千斤。桥底,桥面俱是长石条所铺,糯米成汁浇灌。其工非同一般。桥下流水潺潺,蛙鸣鱼跃,桥旁翠竹斑斑,鸟语花香(幼时常於桥下听桥上牛车之声如雷。)因符姓族居于此,大桥符因此而得名,菜坡堰无人再提。

民国初年,五谷不丰。时有老王泰,卫国柱,高保胜等人,聚众为匪,大者数千,小者数百,打家劫舍,无恶不作。族人不堪其苦,奋起抗敌。东寨主德新、西寨主端显,组织乡民,集资建寨。其寨高丈余,宽五尺,设炮楼,数座,墙垛数十。寨外有河,河宽三丈有余,深丈余,引水绕寨。寨有南、北、东三个大门,又留南、北两小角门,攻防自如。其他村庄之民车拉肩扛,逃居我村以避匪患。壮者为伍,日夜轮流,协助守寨。陈、常、杨、雷、康、王系我姓之族亲,与我同仇敌忾,患难与共,同御匪患。匪乃亡命之徒,周边已破数寨,而我村寨有惊无虞。民国十八年,村寨重修,加高加固,上设滚木累石,以备急用,下设枪眼无数,攻敌不备。某夜匪袭,老白龙一炮摄敌胆,短木棒数战扬村威,土枪土炮打土匪,乡民乡丁护乡亲。不恃盗寇之不来,恃我有备以待之。

其后也,旧匪患稍减,新盗又生,陈占德,王坏章等人纠旧匪之残余重建匪帮。符明信时任唐河县令,强化治安,我村咸仰其光,族人团结一心,再抵匪患,地方得以安宁。是时,族人各显身手,各项生意兴隆,有花行、粮行、线行、丝行、油房、面房、饭店、药铺等遍布全村。周边四镇多见族人之店铺,湖河两省亦有本村之生意。农夫织布机杼彼此相闻,村妇擀衣砧杵声声入耳。油房锤响香十里,酒馆开樽醉百客。

族人士农工商,英才辈出,符文庆田产数顷怕露富,老秀才学富五车不做官,符东轩异地发展,名扬郭滩;符德绪枣阳安家另开新篇;族亲常子健才高八斗为人师,桃李满天;符志信胸怀六略,报国入伍,文武双全;符学泰百枚不醉,堪称酒仙;符学欧药到病除,可谓医圣,与华佗并肩;符天锡穷不忘儒,学深文端,出口成篇;符光华留洋德国,航天科研,成就赫显;符学方居台湾,捐资建桥,人行方便;符新民久任村官,建学校,修村路,乡邻颂赞;符永甫继其任,修水利,率民富,宏图再展。

族人农耕为主。赶集买卖,东六里湖阳镇,南十二里湖北湖河镇,偏西北十二里龙潭镇,农历单双日交替成集,任其交易。

昔日,村西北有巨桑一株,冠萌亩余,庄东南墓碑数座,连片成林。功德碑,功名碑,节孝碑,南北显立。村中河,礓石河,北草河,东西长流。南大堰,北大堰,堰堰水满,鱼跃虾戏。蛤蟆坑,村南坑,村中东、西坑,坑坑水盈,荷翠蛙鸣。村中东西路,村西、村东南北路,相互连通。房舍相邻,或山墙共用后墙相连,或独院相间,茂树相隔。每到饭时,各带饭菜,聚集饭场,边吃边读,交流信息,邻里相遇,含笑问答。困则相扶相帮,吊贺同往,荣辱与共,和睦相处。

七十年代,(1966—1976)“文革”十年内乱,国受害,民遭殃,食不果腹,衣不暖体。人以敌、友、我划分论类,邻里之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纷争互斗,反目为仇。族亲之间,煮豆燃萁,相煎何急。叹世风已日下,哀和谐之不再。“文革”结束,拨乱反正,然民风社风已不复如初。

如今,国家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温饱已解决,民又奔小康。耕种拖拉机,出行有汽车,坐看有彩电,联络有手机。新修道路村村连,步行乘车都方便。村中青壮,外出挣钱,祖孙留守,相依相伴。人口增添,村庄扩展,小楼座座展新颜。

太平盛世,倡导和谐,又闻编纂符氏族谱,欣喜之余,乃仰古察今,捉笔撰文,虽才疏学浅,唯表心情。

                                                         十九世裔符光忠

 

作者: 来源:符氏文化研究会
二维码分享:
豫南唐河符氏族谱

  • 关于我们 | 系统介绍 | 使用说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商城
  • 符氏宗亲网 (简体|繁体)(www.fuclanweb.org)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承办:符氏文化研究会 Email:fushiwenhua@163.com 站长QQ:17658226 苏ICP备08107093号
  • Powered by 乐享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