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氏宗亲网 (简体|繁体)
网站首页 | 寻根联谊 | 海外符氏 | 浙江符氏 | 海南符氏 | 湘川渝符 | 琅琊符氏 | 河南符氏 | 江西符氏 | 江苏符氏 | 陕西符氏 | 山西符氏
广东符氏 | 广西符氏 | 东北三省 | 港台符氏 | 云贵符氏 | 安徽符氏 | 宗彦贤达 | 家乘谱牒 | 研究争鸣 | QQ文化空间 | 留言板(限百字) |
符氏大事年表 | 符氏世系表 | 符氏的由来 | 符氏堂号 | 符氏辈份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家乘谱牒 >> 内容

湖南衡南符氏族谱谱序选

时间:2011/6/16 20:39:26 点击:

  核心提示:/*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

 

創修總序

聖天子重離繼照雍熙累洽,文教敷於四海愛敬周乎?萬國凡在世家歌化日而篤尊親莫不謹修譜牒,別派系,序昭穆,明遠近,上體國家仁孝之體,下展子孫親睦之誼。吾族受姓由來已久,深維別子為祖之義,仿歐公例,斷自其可知者,以德山公為始遷祖。公於元時授武職,由閩官衡。愛蒸南山水之秀,立業於渡關山之陽,下有溪,溪建石橋,石橋符氏所由來也。公生子五,長景祥、次添祥、三華祥、四壽祥、五榮祥。華、壽二公裔失考,惟景、添、榮三公嗣孫聚族於斯,若鼎足然。代歷數十傳,宗支繁茂。

早歲,族長者曾倡修家乘,事將就緒而未告厥。成爰考舊牒篡而輯之,既信而有徵,後且有條不紊,蓋亦幾費精審謹慎矣。余因思曩哲論,謂家有譜當以吾之性始作姓,始觀以肢體肥瘠作本支盛衰,觀以五倫之維繫,作五服之聯屬觀以吾之無忝所生。作吾之溯所自出,觀似仁義之人,其言藹如沁人心脾,足使人油然化瞿然。興較蘇明允凃人之喻,更為親切。今幸三公後嗣同心合志共襄此舉。行見食德服疇率祖攸行,則族其鼎矣,一視同仁則鼎其新矣!於以廣聖朝,薄海內外孝弟(悌),同風之化豈不休欤!

清嘉慶十九年歲次甲戍季春月谷旦刊

源流叙

谱之作也,尊祖也,敬宗也,教后嗣以孝弟(悌)也。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古圣人以是立教,故有大宗小宗之法。而上治、下治、旁治,于是乎在矣。

符氏系出琅琊,在昔鲁公孙雅仕秦为符玺令,因以受氏。汉唐以来,不乏伟人,兹不具论。先儒有言曰:士庶之家不能远溯,即以始迁祖为断吾族。基祖德山旬公郎由闽官衡落屯衡南之二十三都编甲一区,渡关山其首趾焉,此为入衡。基祖固在百代不迁之位,公生子五,景祥、添祥、华祥、寿祥、荣祥。华公失考,寿公五传亦失考,惟景、添、荣三公居桑梓,此吾族分房之祖也。嗣后祖复分宗别子之义起焉。

景祥公立业白塘湾,生子二,曰子富、曰子贵,递传至仲文者,富公裔也,递传至仲武者,贵公裔也。两支派分似续衍,庆则以景祥公为大宗。

添祥公于真田立业生子三,曰子嵩、曰子崘、曰子岳。嵩、岳二公无传,崘公递传至仲珍者一支,绵延远流长则以添祥公为大宗。

荣祥公立业狗头山,生子二,曰子禄、曰子远。禄公裔后先异徙矣,惟远公守楚祧递传至仲德者一线相承,代嬗勿替,则以荣公为大宗。

三大宗固已犁然矣,而继之为小宗者景公后嗣两小宗,仲文公、仲武公也,添公后嗣仲珍公其小宗也,荣公后嗣仲德公,其小也。

祖为纲而宗为目,大宗纲而小宗又目也,纲举目张有条而不紊矣。自基祖迄今多历年所继继承承,丁衍千馀,非谱无敦宗也,非谱无以睦族也。懿夫从流,溯源分支析派,基祖以前旧绪难寻,基祖以后信而有徵。孰为大宗孰为小宗,悉注于谱,班班可考矣。用是尊祖敬宗,上体圣天子时雍之治,而子孙爱亲敬长,孝弟(悌)之心有不油然而生者乎?

清光绪三十一年乙巳季复月谷旦三刊

五修族譜序

蓋聞族之有譜,猶國之有史,縣之有志也。國史記歷朝之興亡,縣志紀一縣之山川人物;而族譜則敘一族之淵源傳統,理昭穆之順序,詳支派之繁衍,垂先賢之風範,勵後嗣之圖強,是以編國史,寫方志,修族譜,自古至今,長盛而不衰也。

吾族四修迄今,逾六十余年,加之我族人丁聚居於湘桂線兩旁,日寇之蹂躪,散兵之騷擾,較之僻鄉更劇,原有舊牒,喪失幾盡;而生齒日繁,喪遷迭更,尋根溯源,訪宗覓祖,實非易事。客歲,族中耆英,孝桐、方正,倡議續譜,會族眾商議,長幼欣然。立即推選賢能,成立機構,上有八旬老翁,下有青年學子,莫不踴躍從事。或奉獻譜牒,或贊助資金,或尋找宗源而攀越九嶷山外,或登記人口而遠赴兩廣市城。尤可喜者,寧遠下灌之一脈,早於光緒初年因符與董凶斃冤案蒙冤被迫改姓,而遠徙。三四修族譜,因路遠而失去聯繫。本屆核查舊譜,依本追枝,使時歷百余年之改姓得以糾正,流失五代之子孫得以歸根。同宗不漏,合族共慶是先人之芙靈欤?抑祖宗之冥使耶?

吾族德山公,於元代定居石橋,遞傳二十七代。德山公以上,源遠流長,代有聞人,前輩已詳,毋庸贅。

秉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之旨,五修譜牒自成一體。自高考,迄已身而至曾玄,分支別派,一竿到底,開卷了然,此五修族譜創新之一也。為適應新時期之政策,滌舊社會之糟粕,男女均登名入譜,此五修族譜之又一創新也。後之來者,因時制宜,別創風格,實厚望也。

五修家乘,歷時兩年,費金數萬,鴻裁巨制,今日玉成,實為我族人智慧與汗水之結晶也。然我族人,風簷展讀,緬懷先人,激勵後嗣,方不愧光前裕後也。

二十三代嗣孫方正撰

公元一九九七年歲次丁丑仲秋月谷旦

作者:符氏文化研究会 来源:符氏文化研究会
二维码分享:
湖南衡南符氏族谱谱序选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湖南衡山符氏族谱摘录
  • 关于我们 | 系统介绍 | 使用说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商城
  • 符氏宗亲网 (简体|繁体)(www.fuclanweb.org)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承办:符氏文化研究会 Email:fushiwenhua@163.com 站长QQ:17658226 苏ICP备08107093号
  • Powered by 乐享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