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氏宗亲网 (简体|繁体)
网站首页 | 寻根联谊 | 海外符氏 | 浙江符氏 | 海南符氏 | 湘川渝符 | 琅琊符氏 | 河南符氏 | 江西符氏 | 江苏符氏 | 陕西符氏 | 山西符氏
广东符氏 | 广西符氏 | 东北三省 | 港台符氏 | 云贵符氏 | 安徽符氏 | 宗彦贤达 | 家乘谱牒 | 研究争鸣 | QQ文化空间 | 留言板(限百字) |
符氏大事年表 | 符氏世系表 | 符氏的由来 | 符氏堂号 | 符氏辈份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家乘谱牒 >> 内容

辽宁省台安县富家镇三道(沟)村符(三道)沟屯西地符氏宗谱(2)

时间:2011/6/16 20:58:21 点击:

  核心提示:符氏始祖已无可考,先祖久居河北永平府昌黎县沙泥庄,于早清年间,为逃匪患饥馑下关东,先落脚在广宁府北镇上肖家沟屯,后又移居新民府八角台富家庄南四公里依柳河傍辽水的三道沟屯,定居至今。...
三、姓证

     姓本勿须证,何以证之?皆因本姓受外界众生之谬解也。

     其一:你这姓玍古(方言,乖僻),吾辈参加宴会写礼单时,报上姓氏后,执笔先生也竟迟迟不能下笔(先生们也是参差不齐,但大多如此)。

    《百家姓》当然有本姓的位置,祖武符刘——紧贴着打虎英雄及大汉朝国姓。史上虽无名人,但近代也曾有人官至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符浩。国学大师文字学家符定一,近有现北京军区上将符延贵。

     其二:读符为fu,阳平便去声。虽然有富裕优越感,总不如驱邪能量强。如再有已成印者却总已“副”职称之,岂不冤哉?在外者最易受到此待遇。CCTV体育播音员在报原国家足球队国门符宾时,也曾如此。

     翻番字典吧,无须再证。

     方言,玍古

     其三:读以本姓为:“苻”。

     在网上发现有人竟将“草木皆兵”之苻坚列为本姓历史名人。太使人耻笑大牙了。

     苻坚,同莩,乃羌族,甘肃泰安人,是西晋王。虽兵多将广,却大败于兵力悬殊寡于自己的东晋谢玄之手。在八公山演绎出“风声鹤唳”的成语,此战也成为军事史上的代表作。

     苻坚的苻,是草字头,本姓是个竹字头。

     草,一年生,脆易折。入土后成腐植质。

     竹,多年生,硬无比,宁折勿弯。成材后为建筑生活用品材料。

     二者焉能混淆?

     符姓虽少,但地域分布亦广。按密度降幂排列如下:海南岛、广东、港、澳东部省由南至北,西部。在我辽宁,已属偏稀。

                                                              第四世孙    志山撰                                                                                                               二零零六年九月十五日

四、祖考

    大清朝,先祖老哥仨从龙由永平府昌黎县沙泥庄出关进入东北。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当时人烟稀少。年龄最小的先祖走啊,寻啊,要觅得一处能安身立足之地。当先祖踏上三道沟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时,慧眼一亮,就是它了!随即定居下来。然后娶妻生子。世代繁衍,今时符三道沟这偌大的村庄(尚有在全国各地的原裔们)。

     屈指算来,先祖至今已有十二代,三百余年。我们现代的人们,应该对先辈们感恩不已;他们不但赋予了我们生命,而且留下了中华传统文明、吃苦耐劳、勤俭持家、邻里互助和睦友善等美德。让我们永远不能忘,代代相传。

                                                         西地符氏家谱编纂委员会

                                                          二零零六年九月十一日

五、西地记

     符氏家族人丁兴旺,至先祖五世时,老住宅已容纳不下这众多的后生们。世祖有本妻素来胸怀大志,雄心勃勃,与世祖母带领自己一系子女们奔赴村西,取土垫房身,请匠建大院。自立门户,遂成西地(老房身人如此称。西地人称老房身为东街)。

     这大坑西沿的独立院落,就是西地祖宅。

祖宅基本系四合院布置,北正房砖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七间。南正中大门房一间:大门厚木板铜钉式,宽可行车。近深较大,门洞可存大车。大门前有上马石。大门两侧高墙。东南角和西北角设有炮楼。

     正房住人,东厢房北五间住人,南两间仓库。西厢房中三间住人,北两间马厩,南两间碾坊,家有大马车一挂。前有场院,后有大粮仓三个。一派田园风光。宅内住老四股(老二全忠过继给世祖兄有香,在老房身另过),已是四世同堂:忠字辈年龄七十以上皆出生于此。人口达四十四人。

     生活起居组织得当,人尽其能,井然有序,家规严明:孝顺长辈,相互尊重,勤俭节约,敬业爱家,遵纪守法,婚配慎重,和睦乡邻,善待亲朋。

     我们现代后辈们可以想象:那么多人住在一个大院内,必是笑声不断,热闹非凡。世祖悠闲,儿孙绕膝。一到过年,更是热闹,可参见习俗简述中礼仪篇。

     伪满时期,,发生了“绑票事件”,四合大院分家变成四户小院:世祖及世祖母与五子尚忠系居于西地北院,老大立忠系居于东北院,老三秉忠系居于西南院,老四尚忠系居于东南院。此格局由三十年代维持到八十年代。

     宅东有池塘(人称大坑),东西窄处约50,宽处约100。南北有240长。水深可没人。水面上鸭成行鹅成对,生产队期间曾为大队的养鱼湖。早年间水清净,夏天就是天然游泳池。赤条条的儿童“噗通”地游得欢快。每到冬季,冰如镜面。孩子们打冰嘠,滑冰鞋,冰刀,最众者为冰车。小手冻得通红,仍兴趣盎然。每闻母亲呼唤“回家吃饭”假作未听见,赖在冰上不走,热闹异常。

     宅西地势低洼,秋天积水,常有仙鹤鹭鹭(人俗称“老等”)光临,一派湿地情趣。

     房基东有姐妹树(出土即分叉了)一株,略朝东斜伸。上面长满冬青。那冬青四季常绿,唯有冬天更显翠色。其果实有红,黄二色,圆如黄豆粒般,食之甜如糖果,煞是可爱。常引得孩子们仍土块欲打下尝之。冬季欣赏,亦是一景。

     时至今日,根据地早已面目全非,老大系搬至东街,老四系宅院换了姓氏,老五系老宅虽在,无人居住。东面湖水越来越浅,并被蒲草侵占领地,水域面积所剩无几。

     西地人也早走出西地,在西地北,村东,村北等处遍地开花,有的已居住外屯。更有大量的居于他乡异地者。西地成了姓氏及血脉上的祖宗概念。但不管你身居何处,勿忘我是西地人。

     西地将是永恒的,故敬之仰之。

                                                          西地符氏家谱编纂委员会                                                                                                                  二零零六年九月二十日

作者:符氏文化研究会 来源:符氏文化研究会
二维码分享:
辽宁省台安县富家镇三道(沟)村符(三道)沟屯西地符氏宗谱(2)

  • 关于我们 | 系统介绍 | 使用说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商城
  • 符氏宗亲网 (简体|繁体)(www.fuclanweb.org)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承办:符氏文化研究会 Email:fushiwenhua@163.com 站长QQ:17658226 苏ICP备08107093号
  • Powered by 乐享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