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氏宗亲网 (简体|繁体)
网站首页 | 寻根联谊 | 海外符氏 | 浙江符氏 | 海南符氏 | 湘川渝符 | 琅琊符氏 | 河南符氏 | 江西符氏 | 江苏符氏 | 陕西符氏 | 山西符氏
广东符氏 | 广西符氏 | 东北三省 | 港台符氏 | 云贵符氏 | 安徽符氏 | 宗彦贤达 | 家乘谱牒 | 研究争鸣 | QQ文化空间 | 留言板(限百字) |
符氏大事年表 | 符氏世系表 | 符氏的由来 | 符氏堂号 | 符氏辈份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宗彦贤达 >> 内容

符克烈士家史纪实

时间:2011/6/16 22:30:10 点击:

  核心提示: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天翻地覆、换了人间,特别是党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欣欣向荣。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正在奔向社会主义“小康”,阔步前进。“革命自有后来人”,符克烈士的爱国门第,光荣之家,继往开来,后继有人...

1939年日军侵琼前后,在东南亚的马、新、泰、越等国的琼崖广大爱国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为了抗日救国,组建了“琼崖华侨回乡服务团”,由琼崖华侨联合总会(设在香港)的统一领导和派遣回琼参加琼崖人民的抗日战争。他们不怕牺牲赴汤蹈火,其英雄事迹,可歌可泣,在海南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在艰苦的八年抗战中,琼崖华侨联合总会驻琼崖办事处主任、琼崖华侨回乡服务团总团长符克同志,就是在这场保家卫国的战争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的英雄事迹广为传颂,被琼崖广大人民和爱国华侨誉为“琼崖爱国华侨的一面旗帜”。1951年,中共海南区委员会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冯白驹将军为符克烈士纪念碑书写了“生为民死为民,生伟大死光荣。”的光辉题词。他们一家,是忠心报国的华侨爱国门第,也是革命的光荣之家。

一、发扬传统,热爱祖国

符克烈士的双亲都是爱国华侨老人。父亲符世椿,人们都亲切尊称他为“五公”,出生于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时值世界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广大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破产,他的家乡——今海南省文昌县昌洒镇,更是乌云蔽日,民不聊生。符世椿少年时代,家贫如洗。被迫借债,冒着风险,搭乘木舟,漂洋过海,先后到了安南(越南西贡)、暹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去辗转谋生。当时年少,文化又低,就业谋生都很难难。符世椿只好千辛万苦,自己动手做点零星小活和散工,以求生存。1911孙中山先生发起革命“推翻满清,建立民国”的消息传到了国外时,他记起父亲的嘱咐:“每隔三、五年,你要尽可能回来探望家乡……”。经过几年的辛勤节俭,有点积蓄,他于民国二年(1913年)第一次回到了故乡。并在家乡结婚成了家。当年,他看到了清朝政府的腐败和无能,也看到了民国初年的新兴和混乱。那么,“世界列强帝国为什么总是疯狂地用大炮和军舰瓜分中国?我们华人在人面前总受凌辱欺压呢?”他从国内外的生活实践中认识到,就是当时的清朝政府卖国求荣、政治黑暗,经济文化落后,民不聊生,一盘散沙。因此,他便在家乡,召集众议,倡导和资助创办了本村的“群英学堂”和本乡的“彰善学校”。他和乡亲们都渴望着振兴办学,教育救国。

1920年前后,符世椿又和几位亲兄弟分别到了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越南(西贡)谋生,几经周折和辗转后,由新加坡“符氏(华侨)宗社”推荐和担保,当上了“英国邮轮”船员工作。从此,他有机会到了东南亚和西欧各国去拓宽了视野,深感自己没有文化的切肤之痛,便下决心学习文化技术。以此无论到哪里,他都随身带着一本小册子,不耻下问,拜能者为师。随时随地记录着外文和各国方言。几年的刻苦功夫,他不但懂得了几国语言,也能用中、英、法文写字记事了。长期在异国轮船上的海员生活和履历,增强了他的民族意识,他在新加坡极力资助了“符氏宗社”兴办学堂,振兴教育。这时,他的长男符克已从本村的群英学堂到彰善学校读书了。他也就更加勒紧裤带,勤劳俭用,教子奋志读书。1928年初, 他接到家信,得悉符克已当上了昌洒乡童子团团长,和学校里的青少年学生们一起,在昌洒乡村中宣传和发动“农民革命”,感到无限欣慰和鼓舞。1929年符世椿第二次回到家乡,用自己的积蓄和汗水,盖了整间新房子(即现在故乡的房屋)。同时,还委托外甥王康宁带符克到广州南海中学读书。1931年,又携带次男符家寰到了越南(西贡),便于身边抚育。符克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革命思想的陶冶,尤其在广州南海中学读书后,接触了中国共产党外围组织和地下党员,选读和参与了马列主义理论及其革命活动,在思想和学业上,都获得了突飞猛进。1933年,正当符克高中毕业时,五公又一次失业了。为了儿子未来的前程,经再三考虑和斟酌,便动员符克到了越南,暂以教书为计。1935年初,经多方奔走,筹资和兄弟合作,在越南(西贡)开办了一间“人生酒店”,全家人的生活和工作渐渐得到安居乐业。为了符克的前途,他同意符克回国深造——在上海塈南大学(华侨师资班)读书。在西贡的“人生酒店”就交由侄儿符家安管理,他就心安理得地继续追随邮轮到西欧各国去工作了。符克在上海塈大毕业后到延安“陕北公学”后,于1938年秋参加了中央组织的海外工作团,南下取道香港到达越南时,父亲还不知道符克已是中国共产党。但是,为了抗日救国,他以老华侨的资格,以身作则,全力以赴,发动教育在越兄弟及爱国华侨,出钱出力,以实际行动,声援和支持祖国人民的抗日救国,保卫家乡。1939年秋,符克率领“越南华侨回乡服务团”团员40多人回到了故乡,参加了琼崖人民的抗日战争。当时符世椿刚参加了国际海员罢工斗争,乘休假期间由英国回到了越南,才知道儿子已率领华侨服务团回国参加抗战了。

19408月,符克为了斡旋国共合作抗日,不幸被国民党顽固派杀害。当噩耗传到了越南(西贡)时,广大爱国华侨都感到十分震惊,通过种种形式声讨和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打内战破坏抗日的罪行,并以实际行动声援和支持了琼崖人民抗日战争。五公固然老泪纵横,悲愤交加,在兄弟和侨亲们的关怀帮助下,化悲痛为力量。1942年,再筹资和兄弟合办了“金山酒店”,继续集资为家乡公益事业而奔走出力。1944年,符世椿由于积劳成疾,胃病复发,19455月,在暹保国家医院救治无效,不幸与世长辞,享年60岁。

符克烈士的母亲——潘氏(春兰),是一位贤良恭俭让的华侨老人,又是一位深明大义的革命母亲。她为人爱憎分明,勤俭持家,教育子女热爱故乡,读书救国,人们誉为“革命五婆”。在家乡,穷苦人受难时,她解囊相助,兄弟婶嫂受灾时,她秉力相救。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在自己的家里挖地洞,筑暗房,窝藏革命同志。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凡有我们革命同志到来,她不怕劳不怕苦,诚诚恳恳地为同志做饭送饭,患难与共。在那个黑暗年代里,由于儿子参加革命,她常常被日伪兵打得头破血流。乡村里的甲长又乘机勒索财物。顽固派的官兵地痞频繁下乡烧杀抢掠,多次迫问她:“你的儿子是共产党,媳妇和孙女都到哪里去了?……”五婆总是义正词严地斥道:“我的儿子被你们顽固派杀害了,还想要我这条老命么?!……告诉你们,不要再疯狂了,你们的末日就快到了!”

作者:符 健 来源:琼侨抗日英烈——符克烈士专辑
二维码分享:
符克烈士家史纪实

  • 关于我们 | 系统介绍 | 使用说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商城
  • 符氏宗亲网 (简体|繁体)(www.fuclanweb.org)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承办:符氏文化研究会 Email:fushiwenhua@163.com 站长QQ:17658226 苏ICP备08107093号
  • Powered by 乐享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