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后周庄宗宣懿皇后符氏,是魏王符彦卿的长女。《五代史》赞其为“后世王家(因她祖父符存审是后晋秦王,她父亲是后周魏王,故称世王家),出于将相之贵,为人明果有大志”。
起初,她曾嫁于河中节度使李守贞之子李崇训为妻。李守贞手握一定的兵权,久怀异志,早就想取代后汉而自立。这时有一江湖术士,说他能从一个人讲话的声音中,听出其日后的祸福吉凶。李守贞命人将术士召入府中,听其全家每一个人的声音,当术士听到符氏的声音时,竟大惊曰:“此天下之母也!”李守贞闻后大喜,越发自负起来,认为儿媳既是天下之母,苍天和神明不明明告诉自己:他和儿子可以取得天下吗!于是他最终下定了决心,很快便起兵反汉。
后汉朝廷闻李守贞反,便遣大将郭威带兵讨伐。激战逾年,官兵终于攻破河中。
倾巢之下,安有完卵?城破时,李崇训自知全家都不能免。所以在最后时刻,他亲自提剑,杀死府中所有的人。
符氏对李家的异志逆行原来就不苟同,这时她也不愿为他家殉葬。当李崇训来杀她时,她机警地自蔽于帷幔之中。崇训一时找不到她,而情况又已十分危急,于是他只好赶快自杀而死。
当汉兵涌入李府时,见符氏平静地坐在厅堂之上。她面对众多的牙校士卒,不急不慢地大声说:“你们的郭大将军,与我父王是生死要好的朋友,你们不能侵犯于我!”军士们见她从容不迫,大义凛然的气度,都很惊奇,谁也不敢造次。郭威听报,也又惊又敬,立即前来加以慰勉,并派专人把她送归给其父符彦卿。
符氏感郭威厚恩,便拜他为父,做了他的义女。
符氏的母亲认为女儿夫家已经全亡,而其独脱兵刃之死,此乃天幸!想叫她从此削发为尼,脱离红尘,报答上苍。符氏不愿这样做,曰:“死生有命,天也。又何必去妄毁形发?”
郭威养子柴荣,一表人才,聪明过人,素有大志。他对符氏的胆识和气度,早就仰慕不已。当他的原配刘夫人病逝后,便纳符氏为继室。955年,郭威死后,柴荣继位为后周世宗,即位时,便册封符氏为皇后。
世宗脾气有些暴躁,议事时,常常容易对大臣将军们动怒,过后往往又后悔不已,这些符后都看在眼里。以后每当世宗发怒,她都待其气稍解后,向他平和地劝说,这样大都世宗会怒气全消,从而也就避免了许多次决策上的失误,挽回了不少损失。从此,世宗对符后越发地尊重敬爱。
世宗带军征淮,符后曾以“帝不宜亲行”而谏之,可惜世宗当时未能听纳。结果,世宗在淮师久无功,偏偏又遭连续的大暑和暴雨,弄得进退维谷,处境态势十分艰险。符后闻报,在宫中日夜忧愁,担惊受怕,最后终于成疾,不治而崩。
符后过早去世,朝野都为之震动。朝中上下,均为之“释服”而祭,连世宗亦亲自释服七日。大祭结束,她被按后礼葬于新郑(河南中部):懿陵。
有史赞宣懿皇后符氏曰:“思维宣德,识高见邃。德配刚明,柔承英锐。亲征淮南,切谏不遂。师久无功,忧思病逝。敕葬懿陵,恩光不坠。”
三、西宫周太后符氏
后周世宗妃,恭帝太后符氏,系魏王符彦卿次女。生得身体魁伟,性心警悟,颇有一副巾帼英雄气慨。15岁嫁柴荣于藩邸,先居晋阳(太原市东南晋源镇)。广顺三年(953年)生子崇训。显德六年(959年),世宗柴荣崩,七岁崇训嗣位,是为后周恭帝,符氏为太后。由于恭帝年幼,符太后垂廉听政,亲自主持朝廷。
庚申正月(960年),镇定二州(今河北正定和定县)一齐来奏:辽汉合师入寇。帝命匡胤率禁兵御之。赵匡胤乘机在陈桥驿发动兵变,自立而还,统兵入汴。
在大势所趋之下,符太后决定恭帝禅位给赵匡胤。赵遂即位,建国号“宋”,封恭帝为郑王,奉符氏为周太后,迁居西宫,是为西宫太后。
淳化四年十月(993年),符太后薨,宋廷以后礼葬于懿陵,陪于其姐西北。
四、宋懿德皇后符氏
宋懿德符皇后,魏王符彦卿第六女。
后周显德中(约958年),符氏和赵匡胤成结发夫妻。建隆初(961年),先封汝南郡夫人,后晋封楚国夫人。赵匡胤封晋王,改越国夫人。开宝八年(975年)病逝,年34岁,礼葬于安陵。
赵匡胤即位为宋太宗,随即追册符氏为皇后,谥号“懿德”,享于别庙。
至道三年(997年),大臣朝议,以宰相吕蒙正和众大臣所请,诏命将符后“奉神主升■太庙”。
五、蔡州刺史镇东军节度使符昭愿
符昭愿字致恭,魏王符彦卿第二子。他从小谨厚谦约,颇好读书。及长,广交朋友,待人有礼。
广顺中(951年)以荫补天雄牙职,俄领兴州(陕西略阳县)刺史。
开宝中(968年),改恩州刺史。开宝四年(971年)领罗州刺史。开宝七年(974年)迁西京作坊副史、俄授尚食史。
从太祖征太原,任御营四面巡检史。攻幽州(今河北和北京市等地)时,与定国军节度率兵万余置砦城(宋代设置在边区的军事行政单位)。还拜蔡州刺使,知并澶二州,复为本州团练使,连知永兴军木卒滑二州。
咸平初(998年),为天雄军刑州二钤辖。
咸平三年(1000年),以疾求归京师。真宗帝赵恒“诏遣中使尚医驰传诊视”,并“赐以御方良药”,拜其为本州防御使。
咸平四年(1001年)昭愿卒,时年59岁。奠祭中,真宗帝亲临吊唁,在灵前禁不住放声大哭。随后,赠封为镇东军节度使。其子符承熏力,为左千牛卫将军。
六、益州兵马钤辖符昭寿
符昭寿字如期,魏王符彦卿第三子。
初,先补供奉官。开宝七年(974年),改西京作坊副使,历迁六宅副使,领兰州刺史。
雍熙二年(985年)冬,帝命昭寿与刘知信护镇州(今河北正定)屯兵。适逢朝廷遣将北征,又与刘知信为押队都监,转尚食使,拜光州(今河北光山)刺史。
端拱二年(989年)知洪州(今南昌市)。
淳化四年(993年)改定州(今河北定县)。
咸平初(998年),迁凤州团练史,益州(四川)兵马钤辖。
为严肃军纪,符昭寿曾处罚益州神卫营赵延顺等八人。八人怀恨在心,一直企图报复,谋害昭寿,但许久未敢动手。咸平三年(1000年)正旦,中使自峨眉山还京,符昭寿戒驭吏具鞍马准备为其送行。赵延顺等乘此机会,把马厩中所有马匹,全都解开疆绳,让马群四处乱奔,许多马窜到了公堂的大厅之上。赵等装作到厅上驱马,候符昭寿不备,突然抽刀执而杀之,并杀其左右二仆。之后这些人又占据了武库,取出兵器,发动兵变。
都监王泽闻讯,急召本部军都虞侯王均,带兵前去镇压,擒捕乱贼。兵至时,只见赵延顺左手提着符昭寿的首级,右手握剑,惶惶然一时不知所措。待见到王均,马上与众人推拥王均为帅,合骁猛威武军兵马,共同作乱。
这年秋天,官军很快平定了叛乱,斩王均、赵延顺等人。
事件平息之后,朝廷礼葬了符昭寿,并赐其子符承谅娶齐王女嘉兴县主为妻,至内殿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