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氏宗亲网 (简体|繁体)
网站首页 | 寻根联谊 | 海外符氏 | 浙江符氏 | 海南符氏 | 湘川渝符 | 琅琊符氏 | 河南符氏 | 江西符氏 | 江苏符氏 | 陕西符氏 | 山西符氏
广东符氏 | 广西符氏 | 东北三省 | 港台符氏 | 云贵符氏 | 安徽符氏 | 宗彦贤达 | 家乘谱牒 | 研究争鸣 | QQ文化空间 | 留言板(限百字) |
符氏大事年表 | 符氏世系表 | 符氏的由来 | 符氏堂号 | 符氏辈份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符氏 >> 内容

湛江有个符昆光

时间:2011/10/17 22:46:24 点击:

  核心提示:符昆光是我市著名散文作家,《湛江日报》2011年9月17日副刊刊登他的文章《石龙海垂钓》……...

 

符昆光是我市著名散文作家,《湛江日报》2011917日副刊刊登他的文章《石龙海垂钓》。我们在湛生活了近十年,其实并不了解湛江的海。通过这篇文章,才知道湛江的岛,湛江的海是那么美。文章写道:“在这些岛屿之中,东海岛最大,其次是南三岛,硇洲岛位居第三,它们成为半岛西部最大的保护神。因为这些岛屿,海面上出现了三道海湾,石龙海、广州湾、雷州湾,它们由东向南排列,成为湛江港的出海门户。很自然这三道海湾也成为鱼类的天然游乐场,白海豚、白蝶贝、原斑海豚、斑海豚、棱皮龟、文昌鱼、中国鲎、金钱鳘、银鳘等鱼类珍品时有光顾这片海域。”

  石龙海的两岸,一边是南三岛,一边是大陆的坡头区及吴川市的中山镇。石龙海的出海口,也是粤西地区的母亲河鉴江的出海河口。河海交汇的地方,水里的微生物必定丰富,海上的鱼儿也必定不远千里而来。不用说,石龙海的海蜇、对虾、咸淡水鱼、贝类远近闻名。

  《石龙海垂钓》写万老大钓鱼,从容而优雅,他们钓鱼,钓的是心情。符昆光写道:”石龙海的确很美,太阳快要落山了,天是蓝蓝的,海水也格外的蓝。平静的海面竟然没有一点皱褶,游艇如一把剪刀,从中间剪去,船尾留下一条一公里多长的白白浪花,在海里慢慢展开,如天上的白云,任由白色的海鸟,在浪花的云海里挑逗、欢呼。波浪涌起,把两边的渔排,轻轻地托起又轻轻地回落,站在渔排里的狼狗,对着游艇狂吠,在波浪即将举起渔排时,狼狗张皇失措撒腿向后奔跑,钻进渔排的小木屋里。站在渔排里劳作的耕海人,也停下手里的活,站起来张望着给他们带来波浪的游艇。鱼是没钓到,可我钓到海的美。”

  上乘的散文作品,它必须是能够反映时代的心声、突现时代精神。凡是这样的散文作品,它就能在读者中产生时代性的反响,也正因为它具有时代的鲜明特色。

  在文学的道路上,符昆光走了十年,写得很苦,用他自己的话说,所写的作品绝大多数就是无病呻吟。自1996年底开始,他狠下心把笔扔在垃圾桶里,不写了。原因是找不到出路,山穷水尽了。停笔十年之后,于20071月,他再次拿起笔。从此,他专门写散文。他认为散文是一种更为自由和随便的文体,也是最具平民化和心灵性的艺术表达式,它往往与读者相随,与生命相牵,与快乐相伴。这一次重新握笔,原因在于他对文学有了重新认识,开始了对自我生命价值意义的再追问和再探索。

  有了长期的积累和重要的思考,他的散文开始连续被刊登在象《散文世界》、《海燕都市美文》、《散文百家》这样的顶级杂志上,并且获得全国的散文奖。此时他写文章不再像过去一样,是为了满足发表欲,也不是为了获得什么奖,更多的是发泄自己一种情愫。所以,他的散文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从2007年开始,他的一批优秀散文“百年老宅”、“海角”、“花季少年”、“凤凰追梦”、“就象握住鲁迅的手”、“窗外的世界”“美丽的河之唇”、“紫荆花开港湾边”“苗疆边墙”、“我们永远记住鲁迅”等连续发表在《散文世界》、《广州日报》、《中国林业报》以及《湛江日报》和《湛江晚报》上,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对符昆光影响最大的有两位重量级人物,一个是鲁迅,一个是林非。他说:“鲁迅是整部中国文化历史中间显得异常杰出的人物。鲁迅全部作品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无疑是达到了最高的水准,它所蕴涵着的许多深刻的思想,往往伴随着一种强烈地关怀整个民族和人类命运的炽热情怀,辐射出了震撼着后代读者心灵的巨大光芒。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把笔尖放在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他描写的主要是孔乙己、华老栓、阿Q、陈士成、祥林嫂、爱姑等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

  林非是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中国散文学会会长。他的《询问司马迁》、《浩气长存》、《“太史简”和“董狐笔”》、《秦桧的铁像和文征明的词》、《李自成与唐甄》、《汨罗江边》、《知音》等作品,充满了生命体验与智慧的精神浪花。林非的主要成就在于他对散文独特的理解。他的著作《现代六十九家散文札记》、《中国现代散文史稿》、《散文论》、《散文的使命》、《林非论散文》等构建了林非的思想体系。林非强调,写散文必须有一个情字贯穿。讲真情、深情和温情,他说散文必须是从灵魂深处涌动出来的感情,这种感情的弥漫、浸染作用下,让读者陶醉、共鸣。这是因为纷繁和复杂的生活,美丽或蕴含着灾难的大自然现象,像温柔抑或暴烈的风,常常在拍打着多少敏感的心弦,使得这些散文家抑止不住地震荡着情绪的波浪,想把自己获得的感受与体验一股脑儿都倾诉出来。倾诉自己丰盈和海潮的内心世界,叙述自己对于宇宙人生无穷远尽的印象,表达自己源于心灵中的爱或憎,赞美或讥讽,叹息或向往。正因为一字一句都出自衷肠,这样就能够写成洋溢着真情实感和充满了独特个性的散文来。

  在这两位大师的影响下,符昆光写散文,一直坚持以下三点:一、要时刻关注民生; 二、要切实促进民主。 三、要努力追求正义。

  关注民生,就是让散文作品反映人民利益。而不是孤立于政治之外,不是就事论事,必须紧密结合人们现实利益来进行。散文这种艺术形式,也要成为舆论监督的一块阵地,监督政府和决策者从现实利益入手,运用政策、制度、体制、机制等手段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促进民主,就是勇敢地站出来代表达人民的利益诉求,对于有违群众根本利益的宣传舆论要有针对性地加以阻止,使民主的理念深入人心。

  追求正义,就是以作家的良知,旗帜鲜明地深入批判破坏了社会的正义的各种行为。使追求正义、维护正义的人和事得到褒奖,使破坏、违背正义的人和事受到惩处。通过文学作品,反映中国老百姓的真实生活,理解他们的难处和苦衷,切实引起他们的共鸣。

  符昆光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的笔触,一直瞄准湛江这块热土,他热爱这里,因此在他的笔下,湛江很美。一个地方的地理物产,风土人情,直至总体形象,是需要作家来描述和宣扬的。政府应该意识到一个地方培养作家的重要性,凤凰古城,不能没有沈从文,法国埃克斯小城,不能没有塞尚。有时一位作家能够叫响了一个城市,原因是这座城市养育了这位作家。有的领导热衷于建造标志性建筑,如果有大笔资金可以支配,这并不难。但是这些建筑不久就会被别的建筑超过而被人遗忘,而培养作家,无异于立起一座精神丰碑,这个作家如果有足够的成就和名声,就能长久为地方做出难以替代的特殊贡献。

作者:龙 鸣 来源:碧海银沙网讯
二维码分享:
湛江有个符昆光

  • 关于我们 | 系统介绍 | 使用说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商城
  • 符氏宗亲网 (简体|繁体)(www.fuclanweb.org)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承办:符氏文化研究会 Email:fushiwenhua@163.com 站长QQ:17658226 苏ICP备08107093号
  • Powered by 乐享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