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一早,在会文宗亲的组织安排下,我们在其富兴管业有限公司会见了符家屯村宗亲代表。大家简短的交流后,即开始了新的寻根行动。
在光顺宗亲与世朝宗亲的陪同下我们拜会了
根据专家的分析,我们的寻根之路依然很渺茫,但即使万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亦决不放弃。下午,与光顺宗亲、世朝宗亲一起,我们决定到孟津凤凰台一带做实地考察。一路寻问,一路盘查,然而时代的久远,村民能告诉我们的只有传说,要么就是历史的战火,甚或盗墓贼的猖獗。站在神秘的高台凤凰台上,举目四望,凤凰台周围起伏的山势,犹如百鸟朝凤,背依九曲的黄河,再配以洛川这个银腰带,通风向阳,真不失为风水宝地,也难怪"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但何处是我彦卿公的安息处?面对邙山,我不由得发出一声长叹!听当地人说凤凰台一带本是有许多大冢子,但现在被保留下来的也少之甚少,有些亦被政府或其后人保护起来,但也有些已成为无头之冢,无人知晓其是何朝何代,是何人之冢,所以当地人建议我们去孟津史志办查询。
当我们赶往地方志办公室时,适逢他们调休,又是在考试,匆忙之中我们只能查实到符彦卿曾在孟津一带于后晋时代当过三城节度使,北宋时称河清县,但其他信息由于地域的分割,详细的资料只能到洛阳史志办查询。我们又赶往文物局,所得的信息亦大致如此。
时间的紧迫,我们已来不及再赶去洛阳史志办,事实上我们的考察已超过预定计划一天的时间,我们不得不做回程的安排,所剩的时间亦更觉珍贵。沿途之中我们在与光顺、世朝二宗亲的交谈中已得知二位宗亲都是符氏文化的专家,都对符氏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和虔诚,光顺宗亲为修好当地族谱的执着事迹更是感人肺腑,与二位宗亲的交谈中我们亦得知了家族史上诸多的重要信息,这对于我们理清彦卿公世系有着重要参考价值。临行前,我们更是跟光顺宗亲促膝长谈,从光顺宗亲处又得知巩义符氏宗亲情况,而且巩义符氏后人已对宣懿皇后、懿德皇后陵进行了修善,更为重要的是从光顺宗亲处得到洛阳符家屯族谱两套、巩义族谱一套、太康族谱一套(二本)。
我们此次河南寻根虽最终未能找到彦卿公安息的墓址所在,但也锁定了公墓址所在的大致范围,并证实了历史上的陶村确为符氏先祖墓群的所在地,而且这次考察收集了大量的资料,这也为将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次河南行,更为重要的是使海内外宗亲与河洛一带宗亲有了初次了解和接触,亲密了感情,加强了联系,这也为今后的交往、合作结下了纽带。相信我们这次河南寻根行亦必将对符氏家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为我们符氏家族的兴旺、为社会的和谐激发出更大的活力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