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氏宗亲网 (简体|繁体)
网站首页 | 寻根联谊 | 海外符氏 | 浙江符氏 | 海南符氏 | 湘川渝符 | 琅琊符氏 | 河南符氏 | 江西符氏 | 江苏符氏 | 陕西符氏 | 山西符氏
广东符氏 | 广西符氏 | 东北三省 | 港台符氏 | 云贵符氏 | 安徽符氏 | 宗彦贤达 | 家乘谱牒 | 研究争鸣 | QQ文化空间 | 留言板(限百字) |
符氏大事年表 | 符氏世系表 | 符氏的由来 | 符氏堂号 | 符氏辈份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符氏 >> 内容

符楚公曾封为吴王之考证

时间:2011/6/27 22:12:09 点击:

  核心提示:符楚,陈州宛丘人,约生于唐代中后期大中元年(847)前后,卒于唐末。他是符氏鼻祖符公雅的第38代孙,唐辅国大将军赠越州都督符璘的第五世孙,五代后唐宣武军节度使秦王符存审的父亲,是从山东琅琊迁徙到河南陈州宛丘一支符氏的始迁祖...

符楚,陈州宛丘人,约生于唐代中后期大中元年(847)前后,卒于唐末。他是符氏鼻祖符公雅的第38代孙,唐辅国大将军赠越州都督符璘的第五世孙,五代后唐宣武军节度使秦王符存审的父亲,是从山东琅琊迁徙到河南陈州宛丘一支符氏的始迁祖。

在以往读到的史料中,记载符楚的内容并不多见,只简单说他是一名陈州牙将。在现在周口市太康县,符楚的嫡系后裔聚居的老冢镇巨墓岗村符氏宗祠里,符楚的神牌被尊列在全祠的首位,立于秦王符存审和魏王符彦卿的昭穆之间。而神牌上注明的官职,也写的是牙将。

牙将,是古代军旅中一名普通的中下级军官。这种军职,在当时社会上并没有什么地位,也不可能给家庭积聚到多少财产。所以,欧阳修在《新五代史•符存审传》里说:“符存审,字德详,陈州宛丘人也。初名存,少微贱。”由此说明,符楚在世,确实只是一名尚够不上品级的基层军官。

但是,近年中从新发现的两件史料中,说明符楚后来曾经有过两次很高爵位的敕封,一次赠封的是“荣禄大夫宣武节度使”,另一次赫然是不同凡响的“吴王”。

浙江余姚天华,是浙东地区符族的祖根,族口超过万人。其始迁祖,是魏王太师符彦卿之孙、镇东军节度使符昭愿的第三子、安吉州判符承谋,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公元1011年前后)落户余姚天华街紫金里。天华古谱的《诰敕》目录中,一是“敕赠户部尚书符令奇庙额忠义起家附赞”。二是“敕辅国大将军符璘镇环卫诏贞元三年”。第三即是“敕赠荣禄大夫宣武节度使符楚诏同光元年”。[1][1]

同光元年(923),是李存勗灭掉后梁建立后唐王朝的年号。在灭梁建唐的过程中,符存审身经百战,出生入死,立下了巨大的功勋。后唐庄宗李存勗重赏厚封了符存审,同时也荫封了他的父亲符楚。宣武节度使虽然只是追赠的一个虚职,但荣禄大夫却是从一品的爵位。这一追赠,客观上进一步提高了符氏家族的社会地位,其意义是非同寻常的。

上世纪初,洛阳出土了大量的墓志铭,其中一块是符昭愿的。在其铭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公讳昭愿字致恭,守太师尚书令魏王讳彦卿之世子也;后唐宣武军节度使中书令秦王讳存审之孙也;封吴王讳楚之曾孙也。”[2][2]

这里,明确地传达了一个信息:在符昭愿去世以前,他的曾祖父符楚曾被敕赠过吴王的册封。

符楚四代孙符昭愿是北宋太师、魏王符彦卿之子,太宗懿德皇后之弟, 宋真宗的舅舅。开宝初,他入补供奉官,历任罗州刺史,西京作坊副使,御营四面巡检使,本州防御使等许多重要的官职,于咸平四年(1001)病故,终年57岁。丧仪中,真宗帝曾“车驾临哭,赠镇东军节度使,子承煦为左千牛卫将军”。[3][3]并诏辍视朝二日,以礼崇勋戚,成服于便殿,百官奉慰于崇政门。敛以华衮,导以卤簿。[4][4]葬于洛阳县陶村先王之茔。

从符昭愿的出身、生平和丧葬礼仪的隆重等情况看来,他的墓志铭具有着很高的权威性,应该说是完全可以相信的。

符楚的荣禄大夫,宣武节度使敕赠的年代和帝王,余姚天华的古谱上已经说得清清楚楚。那么,他的吴王的敕赠,又该是在哪个年代哪位帝王呢?到目前为止,对此我们尚未找到具体记载的史料。现在,只能根据所知道的情况进行分析,先作出一个初步的推断,以待今后的进一步证实。

符楚被册封吴王的信息,是从符昭愿的墓志铭上得到的,也就是说,这追册的诏命,是出于五代后唐到北宋真宗中间的某一位皇帝。看来,李存勗之后的几位后唐帝王、后晋和后汉,都不大会下这个诏命,北宋太祖的可能性也不大,有可能追册的,应该是五代后周的世宗,后周的恭帝,北宋的太宗中间的一位。

在可见到的符彦卿的史料中,尚没有发现任何有关其祖父被封吴王的蛛丝马迹。现在从符昭愿墓志铭上首先披露,不能不让人猜想这个诏命是出于北宋太宗。

推断符楚的吴王由宋太宗敕赠,除了时间,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宋太祖的死,他继位为太宗,历史上一直有颇多微词和争议。当时,外族大军频频压境,南方吴越国尚未收复,朝野百姓人心相当微妙,太宗的龙椅,开始时坐的并不稳固,在如此境遇下,他十分渴求能够得到一些力量的支持,当时,魏王符彦卿虽已不在人世,但他的诸多兄弟与子侄们,自五代以来先后都担任着朝野各地的重要军政职务。这是一支谁都不敢轻视的强大的政治力量,而且这些人全是自己的至亲,是太宗皇帝的皇亲国戚。笼络好这批人,为自己更好地所用,当然不失是一个正确的行之有效的政策。所以,刚一登基的赵匡义,便急不可待地追册已去世两年的符氏为懿德皇后,至道三年(997)十一月,又以“宰相请以后配,诏从之,奉神主升附太庙。”[5][5]这其间,将懿德的曾祖父追册为吴王,当然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符楚被封吴王,使陈州宛丘这支符氏家族,连续的四代人中,有三人封王,三女成后,还有更多符氏后人担任刺史、防御使、节度使和其他重要的文武官职,其至九代孙符佾(yi)在宋室当职并娶皇室女儿为妻,如此显赫的家族,别说全国十分罕见,就是在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

附注:

1、《义阳堂符氏族谱》:符璘→符曰澈→符醇毅→符严正→符楚→符存审→符彦卿→符昭愿

2、《黄宽重教授报告•符守规墓志》:符楚→符存审→符彦卿→符昭寿→符承谅→符惟则→符守正→符世表→符佾



作者:符志成 来源:符氏文化研究会
二维码分享:
符楚公曾封为吴王之考证

  • 关于我们 | 系统介绍 | 使用说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商城
  • 符氏宗亲网 (简体|繁体)(www.fuclanweb.org)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承办:符氏文化研究会 Email:fushiwenhua@163.com 站长QQ:17658226 苏ICP备08107093号
  • Powered by 乐享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