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宛丘,是今日的淮阳。淮阳北与太康接壤,巨墓岗符氏位于淮太交界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巨墓岗属于淮阳十三区,建国后,由淮阳划为太康第八区,沿家谱去查,是宛丘符氏名人的后代,排行不乱,伦次井然,行字:国、秉、兴、明、来、金、世、汝、可、尚。民国九年,又采二十字:有、德、如、良、玉、荣、宗、永、令、铭、孝、忠、崇、祖、训、诗、礼、震、声。祠堂:琅琊堂,始建于元,后经名人指点改为琅琊郡宛丘堂。堂内供奉着楚公、存审公、彦郷公等人牌位,我们供奉先祖在天之英灵。故太康符氏是宛丘符氏无疑,只是各朝代区域划分不同。
宋末存审八世裔继祖由宛丘城迁乡下巨墓岗,在此繁衍生息近千年,人丁5000多。明初有伯祥公迁徙宁陵人丁3000多,另有符君公逃荒到安徽临泉同城生二子,长皇人丁4000多,次子轲迁至乌龙集(今淮滨),人5万多。由于历朝历代水、旱、蝗之灾,战火兵焚,四处迁徙无常。
宛丘三王
吴王,符楚,陈州牙将,生一子存审,是秦王孙,彦卿是魏王,众赠封楚公为吴王,吴字是(天上口),所以众赠封楚公为吴王。
秦王存审,字德祥,宛丘人。五代时随李罕之归晋,晋王以为义儿军,赐姓李,赐名存审,累官幽州卢龙节度使,藩汉马步军督指挥使兼中书令徙宣武军节度使。周世宗封为秦王,共有九子。娶妻郭氏生六子:长彦超,次彦饒,三彦图,四彦卿,五彦能,六彦琳;娶齐氏生三子:彦伦、彦彝、彦昇。公生来天资聪颖,多才多艺,有勇有谋,智算兵法,百战百胜,常胜将军,大小百余战未赏过败绩。幽州大捷领5000骑兵,击退契丹数万铁骑。公生于唐咸通元年,老年又恢复了符姓,卒于同化二年五月十五日,享年六十三岁,入陈州府祠。陈州府誌,淮阳县誌。
魏王,彦卿,字冠侯,宛丘人,十三能骑射,二十五当吉州刺史,智取阳城,数次攻打契丹,屡战屡胜,送号“符王”。周主继位,封为淮阳双王千岁,功德高嘉意远一代英豪。后凤翔节度使,太师中书令,生四子:长昭序,次昭信,三昭愿,四昭寿;生六女:长适周世宗,次也适周世宗,小女适宋太宗赵光义,公生于唐光化元年,卒于宋开宝八年八月,享年七十八岁,入淮阳县乡贤祠,一生战绩卓著,建赫赫功勋。
三皇后
宣懿符大皇后,宛丘人,祖秦王存审,父魏王彦郷,后世王家出于将相,为人明果,有大志,周世宗纳为续室,继位后册封为皇后,世宗每急怒左右,后和颜悦色作一解说,世宗意亦随解。世宗征淮安,后以帝不宜亲征,行谏止之,不听,帅兵无功,遭大暴雨,后以忧成疾,随崩葬新郑,谥号宣懿。后立皇后符氏后妹入宫操养皇儿,垂帘听政,皇儿长大后,削发为尼以示贞节,号周太后。
懿德符皇后,名金锭,宛丘人,彦郷公小女,生于942~975年,958年于赵光义结成夫妇,960年宋太祖封弟妇为汝南郡夫人,975年符氏病卒,生有儿女,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追封符氏为皇后,葬于巩义永昌陵,谥号懿德。
竹字头的符氏是一脉相传,起源琅琊,旺族宛丘,查世界符氏大族谱,元生公璘,公令奇公等等名人辈出于宛丘,符氏家族在中华民族中是一个最旺盛的大家庭。启迪符氏儿女,要遵祖遗教发扬先祖懿德,再创新绩,携手共建我们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