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氏宗亲网 (简体|繁体)
网站首页 | 寻根联谊 | 海外符氏 | 浙江符氏 | 海南符氏 | 湘川渝符 | 琅琊符氏 | 河南符氏 | 江西符氏 | 江苏符氏 | 陕西符氏 | 山西符氏
广东符氏 | 广西符氏 | 东北三省 | 港台符氏 | 云贵符氏 | 安徽符氏 | 宗彦贤达 | 家乘谱牒 | 研究争鸣 | QQ文化空间 | 留言板(限百字) |
符氏大事年表 | 符氏世系表 | 符氏的由来 | 符氏堂号 | 符氏辈份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心声细语 >> 内容

抗战胜利六十六周年思念姑母符德宜

时间:2011/8/19 9:34:36 点击:

  核心提示:我的姨母符德宜,1917年出生於镇江一个书香门第家庭...

今年是抗战胜利六十六周年,举国都不会忘记那国破家亡、百姓遭殃、生灵涂炭、不堪回首的日子。国难当头,每家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灾难历史和反抗经历。从少年时期,我就常聆听长辈回忆沦陷、说逃难、谈鬼子的往事,特别讲到我姑母符德宜那一段,总能让我兴趣缭绕,难以忘怀……

我的姨母符德宜,1917年出生於镇江一个书香门第家庭。祖父符耀徐19岁就中前清秀才,但逢清期末年,朝庭腐败,政局动荡,他无意仕途,但又别无长技,就在镇江润商小学当起了一名教员。因为家贫,祖父不得己把第二个儿子——符德,即我父亲送给其弟符北屏为嗣子,又把符德宜的妹妹符惠玲给其堂哥符仰明为嗣女。这样抗战前姑母的家庭组成就是祖父母,伯父母及姑母。其时祖父教书,祖母及伯母操持家务,伯父在外谋生,而姑母年已及笄,在上中学。她落落大方,端庄秀美,外柔内刚,小家庭虽无富贵可言,倒也衣食无忧。

1937年日冠入侵镇江沦陷,百业俱废。祖父母只好携伯母及姑母到苏北施家桥祖母娘家逃难,以求庇护。可就在逃难途中祖父又遭不测,溘然去世,祖母、伯母及姑妈三个孤儿寡母只能在施家桥乡下苟延残端,惊恐凄凉度日。

可是福不双降,祸不单行。驻扎在施家桥据点的鬼子,不时带枪四处掳掠。有一次五、六个鬼子外出抡劫,恰逢遭遇我祖、伯母、姑妈及祖母的一个娘家外甥媳妇。鬼子大喜,强行要把花姑娘统统带回据点,发泄兽欲。良家妇女怎能受强暴?鬼子们用枪威逼,真是鬼子一呼怒,弱妇一啼苦。就在这僵持不下的时刻,我姑妈挺身而出,你把他们放了!我与你们走!那时天已黄昏,鬼子们已掠获颇丰,又怕僵持下去会遭袭击,只好答应仅把姑妈一人带回据点。

一群鬼子带着掳掠的物品,其中一人一手扛抢,一手抓住姑妈的手腕,拥簇着沿着运河大堤回据点。

行进一段距离,姑妈估计母、嫂等人已安全,就猛然挣脱鬼子的控制,迅速向运河钻去。姑妈不会游泳,当时她是抱着必死无疑的献身决心,直钻进水下的,水面上都看不到人影。鬼子只能悻悻而归。鬼子走后,四周远望的乡亲感念姑妈的贞烈纷纷赶来打捞,因打捞抢救及时姑妈才免一死,她的贞烈也因此传遍四乡。对她的贞烈,反映最强烈是她的姑表弟刘文楷,在他坚韧不拨的追求下,刘文楷终于成了我姑父。

姑妈与姑父成婚后,相敬相爱,养儿育女,渡过艰难的日子,迎来了好时光,白头到老。是人们称道的模范夫妻。解放后姑妈女承父业,也在小学做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努力工作是老一辈小教界的领袖人物,姑父也在镇江电容电器厂工作,是先进工作者,长辈们聚会常回忆起这件事,敬赞尤嘉!而姑妈总是谦逊的说: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好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一个手无寸铁的弱女子,面对一群毫无人性,持抢杀人的鬼子如此从容、淡定,又如此刚烈,她挫败了鬼子的淫威。

我敬佩我的姑妈,为有这样一位贞烈的姑妈而骄傲!

事情已过去七十几年。我是从长辈的口传言教中知道此事的,如今我不厌其烦的与亲友讲,与晚辈讲还想通过媒体与更多人讲。目的只有一个——忘记过去就是背叛。

作者:符文润 来源:江苏镇江
二维码分享:
抗战胜利六十六周年思念姑母符德宜

  • 关于我们 | 系统介绍 | 使用说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商城
  • 符氏宗亲网 (简体|繁体)(www.fuclanweb.org)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承办:符氏文化研究会 Email:fushiwenhua@163.com 站长QQ:17658226 苏ICP备08107093号
  • Powered by 乐享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