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魂一心扑在革命事业上,自从参加革命后很少回家探亲,他当琼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时,就连到家乡所在地二区工作,也总是路过家门而不入。”原琼山市党史研究室主任王万江介绍。
黄魂的亲属们也告诉记者,他参加革命10多年间,仅探家两次:一次是在1933年秋天一个夜间回家看望母亲,却在当夜离家;另一次是在1942年春天,琼崖特委从琼山转移到澄迈六芹山前,但只待了半天又上路。
黄魂的侄子符传富说,二叔很少回家,除了工作忙之外,可能也是出于保护家人,免遭连累的考虑,就像他将原名符权重改为“黄魂”一样,不想让符氏宗亲受牵连。只是,黄魂家属至今未知“黄魂”二字的真正含意。
黄魂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即使没有经常回家,而且改名换姓,也难脱敌人对符家,甚至对全村的骚扰。由于经常有人进村来抓黄魂,1929年,其父符经安与黄魂的大哥符权尊一起下南洋谋生,直到1940年才回来。
“我奶奶当年知道二叔参加革命后,知道儿子从此九死一生,担心得眼睛都哭瞎了。”说到这儿,符传富老泪纵横,“二叔牺牲后,我父亲和三叔怕她受不了打击,一直没有告诉她真相。”
后来,符权尊到海口务工,回家时将海南解放后的新鲜事告诉母亲,谁知母亲问了一句:“都解放了,你弟弟为什么还不回家?”符权尊支支吾吾,一时间竟说不上话来,后来禁不住她多次追问,只好照实说了。
谁知这一说不要紧,老人竟一病不起,并于1953年逝世。而此时,她的儿子黄魂已经牺牲9年了。
事实上,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黄魂家人根本不知道他的遗体葬在何处。
日军杀害黄魂等人后,威逼村民将被击毙的日军尸体抬到四更日军据点。趁日军离去,村中党员吉进平、吉承珠、符成期等人迅速将黄魂的尸体转移掩藏起来。当天下午,日军又从北黎驻军司令部调来4辆军车、100余人再到上荣村,强迫来不及逃跑的村民挖尸验证。但只见两具尸体,又问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日军暴跳如雷,烧杀一番后扬长而去。
日军离去后,吉进平等人才回到村中,将黄魂尸体抬去安葬在上荣村东北角的赤坎坡。1957年,海南区人民政府将其迁葬于海口市金牛岭革命烈士公墓。
斯人已逝,但黄魂的革命精神和功绩深得琼崖特委的肯定。在特委1944年6月5日发出的那份追悼黄魂的通知末尾这样写道:“确定由特委于今后所创办的公益事业中认为适当时,应加上黄魂同志的名字去称号,以表永久纪念为鉴。”
来源:海南日报 2011年07月25日 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