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实的妻子
我
符实从不与人争什么,也绝不妨碍任何人,他穿过密密的人世,不带一丝垢染,别人混得好,他欣赏而不跟随,好似清水浊水,汇而不混,和而不同。在人人皆不满足的时代,一个没有匮乏感的人是多么的尊贵与稀有,但这种尊贵稀有是不被人察觉的。因为符实从不批判别人的价值观,仿佛价值观的所有纷争,是火星的战争,打不到他的国度之内,关于怎么活、怎么才能活得比别人好,这些悬在多数人头顶的问题,从来没有成为符实的问题。
至今我想起符实,有三种表情,一种是谦和羞涩的笑,一种是专注固执的眼神,还有一种是单纯开心的笑。第一种笑是否代表他退让的态度?面对人际竞争,他退到最不争的底线,他得到了低成本的安宁。一般人是焦虑易得、安心难得,他相反,他安心容易,焦虑难得。
第二种表情代表他超常的顶真。符实未进报社时就对报纸上的字词句章敏感,敏感到有使命感的程度,终于凭着一纸自荐信,被爱才的人事处长招进了扬子晚报。他比关心自身利益还甚地关心着字词句章有没有错?通不通?标题顺不顺?知识典故引用得对不对?符实从小跟着父亲读《资治通鉴》、且多少年来求知不懈,是个有知识储备的人,任何人,包括领导,只要说服不了他,他就决不让步,因为在他眼里,事物的秩序历历分明,字词句章服从的是语文的法则,而非职场的法则。
第三种表情我在报社没有见过,我跟他接触少,只在他寄情山水时拍的照片里见过。似乎他只有在大自然里才有真正的解放和愉悦。但也正是在那里,他遭到了车祸的侵犯。这种“冤”,这种偶然的变数,让人们找不到理性与现实和解的途径,于是那些带着避难性质的另一种偶然性的细节,就反刍回来以痛悔不已的感情方式折磨活着的人。
但是,重生或许已经实现了呢在另外的维度里?符实那么渴望户外生活,一旦退休就像生了翅膀一样,成天扑腾着想往外飞,或许他的宿命本来就不属于人世?他那样的人品,似乎更属于月白风清,属于竹海山泉,属于腊梅,属于白雪,属于黄山的山谷,属于西藏的雪峰,属于林荫道,属于流星雨……他每次一离开城市心里的快乐就滋滋作响地往外生,山川风物也在他心里形成了诗,但是那么多诗啊,只念给
带走也罢,符实,想来你也并不眷恋人世的什么,身体这个躯壳终归是不安的,脆弱的,只有我们共同的归宿山川大地,坚固一些,你可以在此长久地安息,或自由地飞翔。
扬子晚报 官方宣布:今天早晨,该报资深编辑符实在南京紫金山突遭车祸不幸去世,享年60周岁。